[实用新型]一种科学调查船环境仪器投放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2715.0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5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生;袁兴伟;姜亚洲;凌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27/08;B63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物 下挂 圆环 悬挂 辅助装置 仪器投放 连接杆 上端 钢柱 转盘 相隔 本实用新型 圆心 等分部位 吊环连接 角度部位 等分线 中轴线 配重 下端 相等 对称 相交 穿过 调查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科学调查船环境仪器投放辅助装置,圆环的上部等分角度部位与若干直钢柱的下端连接,直钢柱上端与转盘连接,转盘上端与吊环连接;圆环下部60°等分部位设有6个下挂部件,圆环上还固定设有一对穿过圆心的连接杆,一对连接杆相交的部位设有第7个下挂部件;需悬挂一个悬挂物时,挂在中心部位的下挂部件上;需悬挂两个悬挂物时,挂在相隔180°的一对下挂部件上;需悬挂三个悬挂物时,挂在相隔120°的三个下挂部件上;需悬挂四个悬挂物时,挂在以圆环等分线为中轴线对称的四个下挂部件上;四种悬挂物分别设有配重,使多个使悬挂物的重量相等;实际根据具体需求,还可以悬挂5‑7个悬挂物,都可以保持整个装置的平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科学调查船辅助装备,具体来说,是一种科学调查船环境仪器投放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调查时,海洋浮游生物和理化环境因子数据的采集对于评估鱼类的洄游等活动尤其重要。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一般通过浮游动物网和浮游植物网垂直放到海底采集;理化环境因子主要通过CTD和采水器垂直放到海底再收回采集,CTD可以直接采集温度、盐度、溶解氧和叶绿素等,用采水器采集的水样可以用于分析水体的无机盐含量等化学特征。目前,在利用科学调查船进行渔业资源调查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一根2000mm左右的钢管把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网连接在两端一起投放,CTD和采水器则用钢丝绳依次投放,因此,总共要投放3次。这种调查方式一方面延长了调查时间,如果遇到台风或冷空气等恶劣天气,则不能完成预计的调查任务;另一方面由于作业时间的延长还会浪费大量的燃油费用。因此,渔业资源调查时,如何快速投放仪器,缩短调查时间,并且减少经济成本,同时确保仪器设备的快速回收是一个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类海洋调查仪器同时投放的辅助装置,把几种调查仪器固定其上,通过转盘、吊环、绳锁等与绞车相连,利用吊臂伸出船体外侧。采样上来后,利用吊臂把采样仪器连同本装置收回船边,转动本装置,依次采样,从而达到一次性向海底投放并收回,大大节约了作业时间,达到同时投放同时回收的目的,具备简易、牢固、易操作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科学调查船环境仪器投放辅助装置,包括圆环1、直钢柱2、转盘5、吊环6、吊臂;所述圆环1的上部等分角度部位与若干直钢柱2的下端连接,直钢柱2上端与转盘5连接,转盘5上端与吊环6连接;圆环1下部60°等分部位设有6个下挂部件9,圆环1上还固定设有一对穿过圆心的连接杆7,一对连接杆相交的部位设有第7个下挂部件9;悬挂物具有浮游动物网、CTD、浮游植物网、采水器四种,需悬挂一个悬挂物时,挂在中心部位的下挂部件9上;需悬挂两个悬挂物时,挂在相隔180°的一对下挂部件9上;需悬挂三个悬挂物时,挂在相隔120°的三个下挂部件9上;需悬挂四个悬挂物时,挂在以圆环等分线为中轴线对称的四个下挂部件9上;悬挂浮游动物网、CTD、浮游植物网、采水器下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配重16、17、18、19,使悬挂物的重量相等;吊臂伸出船体外侧,吊环6通过吊臂和绳索与绞车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下挂部件9呈U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配重16、17、18、19为铅块。
进一步的,圆环1直径为2000-2500mm,材质为304不锈钢质圆形钢管,圆环上部以120°为间隔焊接三根长度1500-2000mm,内径为30-50mm的直条圆管,3根直条圆管的另一端焊接在边长为200mm的转盘5上。
更进一步的,吊环6直径200mm,材质为304不锈钢,下挂部件9由直径20-30mm实心不锈钢圆管构成,下挂部件9高100-120mm。
更进一步的,第一配重16的重量为10-15kg,第二配重17的重量为5-10kg,第三配重18的重量为10-15kg,第四配重19的重量为10-15kg,各配重均由标准重量的铅块叠加而成,可以增减,保证各仪器不会缠绕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2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