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型刹车边的轮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6493.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4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叶金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佰业兴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8 | 分类号: | B60B21/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轮圈 纹路 侧边 新型刹车 螺纹状 车刀 本实用新型 对称布置 对称连接 外表面具 由外向内 整体效果 成空腔 锯齿形 凹沟 边围 面形 内端 胎槽 外端 轮胎 美观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刹车边的轮圈,包括轮圈骨架,所述轮圈骨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二侧边、分别对称连接在二侧边外端边沿的二刹车边、连接在二侧边内端边沿之间的内底边、连接在二刹车边之间的外底边,该外底边及二刹车边围成安装轮胎用的胎槽,该内底边、外底边及二侧边围成空腔;所述二刹车边外表面具有若干条纹路,所述若干条纹路是通过车刀在所述二刹车边外表面由外向内依次加工形成的螺纹状纹路,所述螺纹状纹路在所述二刹车边外表面形成截面为锯齿形的凹沟,增大了刹车边摩擦力的同时,也使得轮圈的整体效果更为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新型刹车边的轮圈。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代步工具,其造价低廉,维修笛羊,使用方便,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形成了巨大的自行车消费市场,随着现代社会的飞快发展,自行车己不仅仅是交通和运输工具,己具有集健身、旅游、竞赛等多种功能。自行车档次的高假取决于材料的选择和做工。典型的低、中、高档自仔车构架分别由碳钢、铭铝合金及铝合金和碳纤维制造。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它有重量轻、比强度高、比那度大的优点,而且具有可设计性和易成型性,从而使设计的结构有更高的结构效率。
现有技术中,碳铝轮圈的制作工艺是刹车边采用铝合金剂型条,经取长、滚圆、焊接后,轮圈侧壁及辐条孔部位用碳纤维材料卷料然后与铝圈组合,置入模具经高压加热固化而成。机加工再经过车边、钻孔,外观研磨、贴标喷漆做成完成品即可出货使用。针对刹车边区域常规做法是用车床加工出平面即可,这样使用者在刹车过程中,由于平面刹车边是平面结构,导致摩擦力不够,刹车效果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碳铝轮圈刹车边摩擦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刹车边的轮圈,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新型刹车边的轮圈,包括轮圈骨架,所述轮圈骨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二侧边、分别对称连接在二侧边外端边沿的二刹车边、连接在二侧边内端边沿之间的内底边、连接在二刹车边之间的外底边,该外底边及二刹车边围成安装轮胎用的胎槽,该内底边、外底边及二侧边围成空腔;
所述二刹车边外表面具有若干条纹路,所述若干条纹路是通过车刀在所述二刹车边外表面由外向内依次加工形成的螺纹状纹路,所述螺纹状纹路在所述二刹车边外表面形成截面为锯齿形的凹沟。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刹车边采用铝材制造成型。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沟形成的内角角度为28°~30°。
相比于现有技术,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新型刹车边的轮圈,通过车刀在刹车边外表面由外向内依次加工形成螺纹状纹路,并且该螺纹状纹路在刹车边外表面形成截面为锯齿形的凹沟,增大了刹车边摩擦力的同时,也使得轮圈的整体效果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一种具有新型刹车边的轮圈,包括轮圈骨架10,所述轮圈骨架10包括对称布置的二侧边11、分别对称连接在二侧边外端边沿的二刹车边12、连接在二侧边内端边沿之间的内底边13、连接在二刹车边之间的外底边14,该外底边14及二刹车边12围成安装轮胎用的胎槽15,该内底边13、外底边14及二侧边11围成空腔16。
具体结构中,所述二刹车边12外表面具有若干条纹路,所述若干条纹路是通过车刀在所述二刹车边外表面由外向内依次加工形成的螺纹状纹路121,所述螺纹状纹路121在所述二刹车边12外表面形成截面为锯齿形的凹沟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佰业兴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佰业兴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6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