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送粉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6323.3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0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彭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晖达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袁媛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部 螺旋体 固定端 驱动端 送粉杆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碳粉盒 柱体状 碳粉 叶片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粉杆结构,包括柱体状的辊部,在辊部的一端设有驱动端,在辊部的另一端设有固定端,在辊部的外表面设有螺旋体,所述螺旋体分别延伸至驱动端和固定端,在辊部上还设有多个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连接有叶片。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将碳粉盒里的碳粉送往工作区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粉杆,特别涉及一种送粉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送粉杆结构由送粉杆本体101和固定架102组成,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架102结构复杂,不仅在成型加工,还是装配工艺上,都存在比较大的难度,而且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固定架102是随着送粉杆本体101一起转动的,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碳粉的重力会导致固定架102出现变形等不良现象,当固定架102产生变形后,容易导致阻碍碳粉送到工作区,影响打印工作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能稳定将碳粉送到工作区的送粉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送粉杆结构,包括柱体状的辊部,在辊部的一端设有驱动端,在辊部的另一端设有固定端,在辊部的外表面设有螺旋体,所述螺旋体分别延伸至驱动端和固定端,在辊部上还设有多个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连接有叶片。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叶片的连接方式为熔接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包括一柱体,在所述柱体的端部设有球缺。
作为优选,所述叶片包括一直片,在所述直片的侧部设有多个可将碳粉送往工作区的送粉片。
作为优选,所述送粉片为一梯形片状体。
作为优选,所述直片上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部相对应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辊部和叶片通过熔接方式连接,结构相对简单,安装方便,并且叶片为片状体,柔软性好,相对现有技术,叶片的变形为可恢复,不易造成不可恢复的变形,同时减少碳粉输送的阻力;
(2)送粉片为梯形片状体,并且其倾斜面面向碳粉工作区,在送粉杆工作过程中,送粉片的设置提高了输送碳粉的速度,保证打印工作高效高质量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送粉杆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送粉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送粉杆结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为:送粉杆本体101;固定架102;辊部1;驱动端2;固定端3;螺旋体4;连接部5;柱体51;球缺52;叶片6;直片61;连接孔611;送粉片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送粉杆结构,包括柱体状的辊部1,在辊部1的一端设有驱动端2,在辊部1的另一端设有固定端3,在辊部1的外表面设有螺旋体4,所述螺旋体4分别延伸至驱动端2和固定端3,所述驱动端2驱动辊部1转动时,碳粉随着螺旋体4的旋转方向传送到工作区,在辊部1上还设有多个连接部5,在所述连接部5上连接有叶片6,所述连接部5与所述叶片6的连接方式为熔接方式,所述连接部5与所述叶片6采用熔接方式连接,结构和工艺相对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晖达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晖达办公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6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粉匣的供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搅粉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