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阵列式一体化生物自动反应芯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32089.7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8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郭敏;吴亮;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40 | 分类号: | C12M1/40;C12M1/00;C12P21/02;B01L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存放室 反应室 薄膜结构 反应装置 控制装置 自动反应 不连通 外壳体 阵列式 流体 芯片 流体连通状态 本实用新型 反应芯片 一体化 穿刺 可活动 体内 | ||
1.一种阵列式一体化生物自动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反应装置单元、可同时开启各个所述反应装置单元的第一控制装置、及外壳体(1);
其中,所述反应装置单元位于外壳体内,且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可活动地固定于外壳体上;
所述反应装置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存放室、及反应室(4);各个相邻的存放室之间设有薄膜结构,以及与反应室相邻的存放室和反应室之间设有薄膜结构;各个薄膜结构用于使各个存放室及反应室处于流体不连通状态;且各个存放室位于所述反应室上方;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第一穿刺结构以及第一联动结构;其中,各个第一穿刺结构固定于第一联动结构上并通过第一联动结构实现联动控制,且所述的第一穿刺结构用于破坏上述薄膜结构,使各个存放室及反应室从流体不连通状态变为流体连通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单元包括:第一存放室(2)、第二存放室(3)及反应室(4);第一存放室与第二存放室之间设有第一薄膜结构(5),第二存放室与反应室之间设有第二薄膜结构(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刺结构包括:柱体(9)及尖头结构(10);所述尖头结构设于所述柱体的一端,所述柱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结构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反应室的下部的出口(14),以及用于使所述反应室与所述出口处于流体不连通状态的第三薄膜结构(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可活动地固定于外壳体上的第二控制装置,其包括: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第二穿刺结构及第二联动结构;其中,各个第二穿刺结构固定于第二联动结构上并通过第二联动结构实现联动控制,使所述的反应室与出口从流体不连通状态变为流体连通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刺结构包括:柱体(11)及尖头结构(12);所述尖头结构设于所述柱体的一端,所述柱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联动结构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存放室设有第一进样口(15)、所述第二存放室设有第二进样口(16)及所述反应室设有第三进样口(1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芯片还包括可与第一进样口和/或第三进样口密封连接的第一密封盖(18),且所述的第一密封盖的中心位置设有薄膜结构(8)。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芯片还包括可与第二进样口密封连接的第二密封盖(19)。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放室与所述反应室之间还设有通气管(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20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恒温浴功能的实时荧光定量恒温核酸扩增仪
- 下一篇:水解反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