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Type C连接器和数据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0233.3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8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于立成;雷献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0 | 分类号: | H01R13/20;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孙德崇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端子槽 液体流道 插接口 数据线 内部设备 电连接 液态污染物 液体污染物 槽内空间 电解腐蚀 排污能力 微短路 排出 烧损 贯通 流出 外部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Type C连接器和数据线。Type C连接器包括端子和端子槽,当Type C连接器与内部设备电连接时,端子的末端陷入端子槽,端子槽设置为:当Type C连接器未与内部设备电连接时,端子的末端位于端子槽之外,以使端子槽与Type C连接器的插接口之间形成液体流道。数据线具有上述Type C连接器。本公开提供的Type C连接器的端子的末端与端子槽之间沿连接器的厚度方向形成间隙,进而端子槽的槽内空间经由该间隙与连接器的插接口贯通而形成液体流道,当端子槽意外进入液体污染物时,使用者轻甩连接器便能够使液体沿着该液体流道流出到插接口而排出连接器外部,从而提高了连接器的排污能力,避免液态污染物对端子造成电解腐蚀、微短路烧损等。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ype C连接器和数据线。
背景技术
Type C是一种可盲插的电信号传输接口,具有这类接口的连接结构不需要区分正反面,连接器与内部设备的连接母座直接插装即可,实现了正反两面可插。这样,Type C连接器通过Type C接口在外部设备和内部设备(比如手机、电脑等)之间进行电信号传输。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Type C连接器包括外壳100、主体200和端子300,外壳100形成为中空结构,主体200在外壳100内部连接于外壳100,端子300固定安装于主体200。外壳100的内侧壳壁开设有端子槽400,端子300以其基端310连接于主体200,并在端子槽400内延伸使得端子300的末端320相对于基端310弹起。
端子槽400形成于外壳100的内侧壳壁,该端子槽400和端子300均沿Type C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即Type C连接器的长度方向)延伸,端子300从基端310到末端320的主体部分位于该端子槽400内。端子300的末端320沿Type C连接器的厚度方向具有底部302和顶部301,底部302位于端子槽400之内,而顶部301相对于端子槽400的深度方向稍微弹出端子槽400以便与连接母座的舌片对接而建立电连接。
可见,在现有的Type C连接器中,端子槽400形成为沿Type C的长度方向封闭,即当Type C连接器未与内部设备电连接时,端子300的末端320的底部302位于端子槽400的深度范围之内,端子300仍处于端子槽400之内。
现有的Type C连接器具有以下缺点:
液态污染物进入Type C连接器后,较易储存在端子槽内而不易挥发或清理,在这种情况下,充电或者传输数据时可能发生带电腐蚀、微短路烧损等,从而造成手机充电慢、或者烧损手机或者其他采用Type C接口的电子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Type C连接器和数据线。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Type C连接器,所述Type C连接器包括端子和端子槽,当所述Type C连接器与内部设备电连接时,所述端子的末端陷入所述端子槽,所述端子槽设置为:当所述Type C连接器未与所述内部设备电连接时,所述端子的末端位于所述端子槽之外,以使所述端子槽与所述Type C连接器的插接口之间形成液体流道。
优选地,所述Type C连接器具有沿插接方向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所述第一壳壁连通至所述Type C连接器的插接口,所述第一壳壁和所述第二壳壁均具有朝向所述Type C连接器内部的安装面,所述第二壳壁的安装面凹陷而形成所述端子槽,所述端子槽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壳壁的安装面的高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端子槽具有前侧壁和底壁,所述前侧壁位于所述端子槽沿插接方向的前部并连接所述第二壳壁的安装面和所述底壁,所述前侧壁沿所述插接方向从后向前朝所述Type C连接器的内侧倾斜。
优选地,所述前侧壁与所述插接方向形成10度至45度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0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扭簧式插孔连接器
- 下一篇:毫米波连接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