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6711.5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2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4;H01M10/633;B60L1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刘林华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动力电池 电加热片 极耳 本实用新型 加热电路 电芯 加热 供电和控制 电芯内部 额外空间 加热方式 加热效率 占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其包括电芯,所述电芯的极耳处设置有电加热片,所述电加热片与加热电路连接。通过所述加热电路对所述电加热片供电和控制,使得其对所述极耳加热,进而使得热量直接传入电芯内部来进行加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动力电池采用极耳加热方式,加热效率高,且无需占用额外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用于新能源汽车例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环保问题的日益严重,这使得依靠石化燃料作为动力的传统汽车的发展遭遇了重大的瓶颈,但同时这也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业内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一般是以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作为驱动动力。相对于石化动力的传统汽车而言,制约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最大限制在于,其动力电池组能够提供的续航里程有限。为满足日益提高的续航里程需求,相应的则是不断增大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能量供给。
这种高电芯数量的锂离子电池,在提供更多能量的同时,由于其自身特性,也会在输出能量的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电芯数量越多,则产生的热量也越多。因此,业界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对电池进行有效散热的问题。而对于电池在低温情况下,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则是缺少正常的关注。这种情况下,目前业界在新能源汽车上,对电池加热的方案还是常见的水冷系统方案和风冷系统方案。然而,业界常用的这两种加热方案都各有明显缺陷。
具体来讲,其中所述水冷系统方案需要较为复杂的管路设计,较高的密封要求,较复杂的控制需求,且需要额外的加热器,并且占用了一定的空间。而所述风冷系统方案通过加热风将热量传递给电池,加热速度慢,且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动力电池,采用极耳加热方式进行电芯加热,加热效率高,且无需占用额外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其包括电芯,所述电芯的极耳处设置有电加热片,所述电加热片与加热电路连接,通过所述加热电路对所述电加热片供电及控制,使得其对所述极耳加热,而使得热量直接传入电芯内部来进行加热。
有利的,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用动力电池,其中所述电加热片通过导热胶附着在所述极耳上。
有利的,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用动力电池,其中所述加热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加热电路对所述电加热片的加热。
有利的,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用动力电池,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温度采集电路,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用于采集电芯温度。
有利的,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用动力电池,其中所述加热电路通过充电口供电。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车辆,其包含有前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用动力电池,其在电芯的极耳处设置电加热片,以电加热的方式对所述电芯的极耳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热量直接传递到电芯上,极大的提升了加热效率。
另外,所述电加热片是设置在所述电芯的极耳处,使得其不需占用额外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涉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用动力电池的控制电路的加热控制逻辑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67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