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胶水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7145.1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8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容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威斯双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04;B01D46/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水盘 进气管 进水管 废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工业胶水 一端设置 出气管 支撑杆 喷头 废气处理效率 活性炭吸附板 第一电磁阀 废气处理 壳体内部 出水管 电磁阀 防雨盖 过滤板 进气孔 智能化 风机 下端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胶水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风机、活性炭吸附板、水盘,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进气管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水盘,所述水盘的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水盘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防雨盖,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废气处理效率快,结构比较简单,废气处理更干净,智能化水平高,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胶水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胶水就是能够粘接二个物体的物质。胶水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涂在二个物体之间才能发挥粘接作用。胶水中的化学成分,在水性环境里。胶水中的高分子体都是呈圆形粒子,一般粒子的半径是在0.5—5μm之间。物体的粘接,就是靠胶水中的高分子体间的拉力来实现的。在胶水中,水就是中高分子体的载体,水载着高分子体慢慢地浸入到物体的组织内。当胶水中的水分消失后,胶水中的高分子体就依靠相互间的拉力,将两个物体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在胶水的使用中,涂胶量过多就会使胶水中的高分子体相互拥挤在一起;高分子体间产生不了很好的拉力。高分子体相互拥挤,从而形成不了相互间最强的吸引力。同时,高分子体间的水分也不容易挥发掉。这就是为什么在粘接过程中“胶膜越厚,胶水的粘接效力就越差的原因”。涂胶量过多,胶水大起到的是“填充作用”而不是粘接作用,物体间的粘接靠的不是胶水的粘结力,而是胶水的“内聚力”。目前的工业胶水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比较复杂,不能将废气中的一些污染气体清除干净,低智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工业胶水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工业胶水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风机、活性炭吸附板、水盘,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进气管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水盘,所述水盘的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水盘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防雨盖,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上方设置有所述活性炭吸附板,所述活性炭吸附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所述风机,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下方设置有开关。
上述结构中,打开所述开关,所述开关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风机,废气从所述进气管,经过所述喷头喷出水的处理,除去其中的气态胶,处理过的废气首先经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初步过滤,然后经所述活性炭吸附板吸附,再经所述第二过滤板过滤的处理,最后经所述出气管排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气的处理效率和彻底性,所述壳体的底部焊接所述出水管,所述壳体上焊接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镶嵌所述第一电磁阀。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气的处理效率和彻底性,所述壳体上焊接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镶嵌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盘使用螺纹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气的处理效率和彻底性,所述水盘与所述喷头使用螺纹连接,所述进气孔成型于所述水盘上,所述壳体上焊接所述出气管。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气的处理效率和彻底性,所述出气管的顶部焊接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焊接所述防雨盖,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过滤板使用卡扣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气的处理效率和彻底性,所述第一过滤板与所述活性炭吸附板使用螺钉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板与所述第二过滤板使用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威斯双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威斯双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7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道气体净化单元的洗涤器装置
- 下一篇:VOC废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