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视频采集通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4138.6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5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汪新露;郑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19/146;H04N21/643;H04N21/6437;H04L29/08;H04B7/18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系统 地面站系统 视频编码器 视频系统 云服务系统 采集模块 通信连接 输出端 协同 无线传输模块 本实用新型 视频采集 通讯系统 海量视频数据 存储空间 监测过程 连接通信 矛盾问题 无线传输 输入端 巡航 带宽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视频采集通讯系统。包括地面站系统、无人机系统、云服务系统和增设了协同视频系统,无人机系统和协同视频系统安装在无人机上,使得无人机系统经协同视频系统后分别与地面站系统、云服务系统通信连接,无人机系统和地面站系统连接通信;协同视频系统主要由视频编码器、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4G模块构成;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无人机系统连接,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视频编码器连接,视频编码器输出端经无线传输模块和地面站系统通信连接,视频编码器输出端经4G模块和云服务系统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无人机巡航监测过程中将会产生海量视频数据与有限的无线传输带宽和无人机存储空间形成的矛盾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无人机视频采集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与微处理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视频信息的感官要求逐步提高,无人机航拍监测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国防和民用领域中。无人机在进行监测过程中需要将高清视频数据流实时传输至地面站系统,以便对被监测对象进行检测和评估;同时也需要将视频传输到云服务系统的储存服务,能够有效地保留监测视频,为后期检测评估报告提供基础依据和为后期大数据分析提供海量视频数据。但随着摄像头分辨率与彩色深度的不断增加,无人机巡航监测过程中将会产生海量视频数据,这与有限的无线传输带宽和无人机存储空间形成矛盾;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装载在无人机上的协同视频系统应运而生,该协同视频系统可以稳定高效地传输实时视频到地面站系统实现监测对象的功能,而且能够通过4G技术实现视频上传至云存储服务平台,从而进一步利用云计算处理能力完成视频图像深层含义分析。基于人机交互控制技术能够控制协同视频系统有选择性地采集和上传视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视频采集通讯系统,增设了协同视频系统来完成检测领域需求的高清视频采集和视频的云储存,提高无人机的适应性和扩展性,充分发挥无人机在检测、测绘、勘测等领域的灵活性好和机动性强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地面站系统、无人机系统和云服务系统,还增设了协同视频系统,无人机系统和协同视频系统安装在无人机上,使得无人机系统经协同视频系统后分别与地面站系统、云服务系统通信连接,无人机系统和地面站系统连接通信。
所述的无人机系统与协同视频系统通过串口连接,基于MavLink通信协议实现无人机系统与协同视频系统之间的飞行参数和飞行控制的数据交互传输。
所述的协同视频系统通过串口转USB适配器实现与无人机系统物理连接。
所述的协同视频系统通过4G模块基于RTSP通信协议将编码视频流发送到云服务系统。
所述的协同视频系统使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技术(COFDM)将融合有飞行状态参数的视频流发送至地面站系统。
所述的协同视频系统主要由视频编码器、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4G模块构成;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无人机系统连接,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视频编码器连接,视频编码器输出端经无线传输模块和地面站系统通信连接,视频编码器输出端经4G模块和云服务系统通信连接。
所述的地面站系统通过基于MavLink通信协议的数传设备完成与无人机系统通信连接。
所述的地面站系统基于MavLink通信协议连接控制协同视频系统进行视频采集收集。
本实用新型通过无人机系统上的摄像头采集巡检高清视频,使用协同视频系统多通道实时编码压缩视频,压缩率更高、编码实时性更好,快速降低视频数据量,减少对无线传输带宽的占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视频延迟,反而可促进提升视频分辨率,借助超距4G技术及近距无线传输技术实现视频流推送到云服务系统与地面站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4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kinect的会议内容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720°全景展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