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0855.1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7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廖新耀;宁向梅;张钊;吴长发;袁月;吴贵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风口 进风箱壳体 进风箱 内循环 外循环 汽车空调 侧平面 内循环风道 内循环风门 外循环风道 外循环风门 开度 摇臂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风箱壳体 节能环保 相邻设置 凸轮盘 风量 隔断 减小 内门 能效 外门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属于汽车空调领域,包括进风箱壳体、执行器、外循环风门、内循环风门、凸轮盘、外门摇臂和内门摇臂,进风箱壳体内设有隔开进风箱壳体的外循环风道和内循环风道的隔断;外循环风门设于外循环风道上,用于开度设置在进风箱壳体上的且与外循环风道连通的第一外循环入风口和第一内循环入风口;内循环风门设于内循环风道上,用于开度设置在进风箱壳体上的且与内循环风道连通的第二外循环入风口和第二内循环入风口;第一外循环入风口和第二外循环入风口同在进风箱壳体的一个侧平面上,第一内循环入风口和第二内循环入风口同在进风箱壳体的另一个侧平面上,且两个侧平面相邻设置。本进风箱结构在满足风量的前提下,能够减小进风箱整体体积与重量,提高能效、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汽车日渐旺盛的需求,能源问题也愈演愈烈。因此,双层流汽车空调应势而生。目前,市场上的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及蜗进风箱壳体积较大,主要表现在在高度方向尺寸较大,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新风从进风箱的新风进风口进入进风箱,车内风从进风箱的内循环进风口进入,新风与内循环风之间有隔板隔开形成两个独立通道,从而实现双层流。然而,传统的双层流进风箱结构,内、外循环风门独立设置,为防止工作时干涉,两风门间须留有合理的间距,导致进风箱总体设计偏大,有悖于轻量化设计理念,且重量体积大,耗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在满足风量的前提下,能够减小进风箱整体体积与重量,提高能效、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结构,所述进风箱包括进风箱壳体、执行器以及设置在该进风箱壳体上的外循环风门和内循环风门,还包括与所述的执行器输出端连接的凸轮盘以及设置在该凸轮盘上且与所述的外循环风门连接的外门摇臂和与所述的内循环门连接的内门摇臂;所述的进风箱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隔开进风箱壳体的外循环风道和内循环风道的隔断;所述的外循环风门设置于外循环风道上,用于开度设置在进风箱壳体上的且与外循环风道入风侧连通的第一外循环入风口和第一内循环入风口;所述的内循环风门设置于内循环风道上,用于开度设置在进风箱壳体上的且与内循环风道入风侧连通的第二外循环入风口和第二内循环入风口;所述的第一外循环入风口和第二外循环入风口同在进风箱壳体的一个侧平面上,所述的第一内循环入风口和第二内循环入风口同在进风箱壳体的另一个侧平面上,且两个侧平面相邻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进风箱壳体呈两瓣式对称结构,其连接面为进风箱壳体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断面。
进一步,所述的外循环风道为两个,呈对称布置在所述的内循环风道的两侧,且内循环风道与两个外循环风道之间通过两个隔断隔开;相应所述的第一外循环入风口也为两个,呈对称布置在所述的第二外循环入风口的两侧;相应所述的第一内循环入风口也为两个,呈对称布置在所述的第二内循环入风口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外循环风门由外门轴、设置在该外门轴两侧的面板组成,所述的外门轴安装在进风箱壳体的所述两个侧平面的内拐角处。
进一步,所述的内循环风门由内门轴、设置在该内门轴上的V型槽框组成,所述的内门轴穿设在所述的两个隔断上。
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进风箱壳体的内循环风道出风侧连通的内转接风道,所述的内转接风道呈方锥形斗状,其锥口段与鼓风机叶轮的内循环进风口相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进风箱壳体底部且位于内转接风道上方的过滤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进气箱结构通过凸轮盘和摇臂的结构设计可同时控制外循环风门和内循环风门的不同开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08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暖风芯体与壳体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客车散热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