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光衰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9995.1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7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吴砺;贺坤;李阳;孙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高意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3 | 分类号: | G02F1/03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准直器 电光晶体 波导 偏折 施加电压 衰减器 电极区域 固定波片 柱面透镜 耦合 电光 本实用新型 无电极区域 传播方向 块状波片 连续调节 折射定律 成正比 折射率 衰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光衰减器,其沿光的传播方向依序包括第一光纤准直器、第一Walk‑off晶体、第一柱面透镜、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第二柱面透镜、第二Walk‑off晶体、晶体固定波片和第二光纤准直器;所述晶体固定波片为与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同类等长度的块状波片。当对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施加电压时,由于有电极区域的折射率发生改变,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中,光从无电极区域进入有电极区域时,根据折射定律,光会发生偏折,偏折角度θ的大小与施加电压大小成正比。由于发生偏折,会导致耦合进第二光纤准直器的光强度发生衰减,因而通过改变施加电压的大小,改变光偏折角度的大小,可连续改变耦合进第二光纤准直器的光强度,以起到可连续调节衰减器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光衰减器。
背景技术
光衰减器主要应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一般来说,从发射端来的信号光可能太强,超过接收端的可接收的光强度阈值,就会导致接收端的损坏或失效,这时就需要在接收端的前面加一个光衰减器,使得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完美匹配起来。
根据文献资料,LN晶体(铌酸锂晶体)等电光晶体,可以加工成超薄波导片,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具有两种结构:如图1所示的多三角形,以及如图2所示的接近掠入射单三角形,这两种结构的偏角θ都只与L/W相关,由于波导片很薄可以使得引起足够电光偏转效应的电压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简易,成本低廉的电光衰减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光衰减器,其沿光的传播方向依序包括第一光纤准直器、第一Walk-off晶体、第一柱面透镜、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第二柱面透镜、第二Walk-off晶体、晶体固定波片和第二光纤准直器;所述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具有的有电极区域,有电极区域的电极形状为锯齿形或者锐角三角形;所述第二Walk-off晶体的放置方向与第一Walk-off晶体相反;所述晶体固定波片为与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同类等长度的块状波片;
当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未被施加电压时,光束进入第一光纤准直器准直后,出射到第一Walk-off晶体上,分为o光与e光,再经第一柱面透镜耦合进入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从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出来的光束,经第二柱面透镜进入第二Walk-off晶体输出,合为一束后进入晶体固定波片进行温度补偿,最后耦合进第二光纤准直器输出。
当对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施加电压时,由于有电极区域的折射率发生改变,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中,光从无电极区域进入有电极区域时,根据折射定律,光会发生偏折,偏折角度的大小与施加电压大小成正比;由于光发生偏折会导致耦合进第二光纤准直器的光强度发生衰减,因此,通过改变施加电压的大小,可以改变光偏折角度的大小,进而可以连续改变耦合进第二光纤准直器的光强度,从而起到可连续调节衰减器的作用。
一种电光衰减器,其包括第一光纤准直器、第一Walk-off晶体、第一柱面透镜、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第二柱面透镜、1/4波片、直角棱镜、第二Walk-off晶体和第二光纤准直器;所述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一半为有电极区域,有电极区域的电极形状为锯齿形或者锐角三角形,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另一半为无电极区域;
当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的有电极区域未被施加电压时,光束进入第一光纤准直器准直后,出射到第一Walk-off晶体上,分为o光与e光,再经第一柱面透镜耦合进入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的有电极区域;从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的有电极区域出来的光束,经过第二柱面透镜和1/4波片后,经直角棱镜直角面的两次全内反射回1/4波片,原来的o光与e光偏振态互换,然后经第二柱面透镜耦合进入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的无电极区域进行温度补偿;从超薄电光晶体波导片的无电极区域出来的光束,经过第一柱面透镜进入第二Walk-off晶体输出,合为一束后耦合进第二光纤准直器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高意光学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高意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9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化玻璃结构
- 下一篇:刮胶机上料自动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