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式预紧安全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3744.2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2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达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46 | 分类号: | B60R2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带 卷轴 传动端 预紧 减重槽 转动 安全带 电机式 传动 卷簧 壳体 电机 本实用新型 汽车安全带 均匀开设 向内凹陷 转动连接 内凹陷 收卷 有向 轴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式预紧安全带,包括壳体、织带、织带卷轴、预紧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预紧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织带卷轴相连,所述壳体包括设机械侧和卷簧侧,所述织带卷轴转动连接于机械侧和卷簧侧之间,所述织带卷轴包括与传动机构相连的传动端,所述织带卷轴外表面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向内凹陷的一级减重槽,所述织带卷轴外表面靠近传动端的端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二级减重槽。传动机构通过传动端带动织带卷轴转动,传动端所受的力必然大于织带卷轴另一端所受的力。二级减重槽设于传动端,减轻传动端的重量,传动机构更加容易带动传动端转动从而带动整个织带卷轴转动,便于织带的收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式预紧安全带。
背景技术
安全带是乘员约束系统的主要保护装置之一,是高速运动车辆座椅上不可缺少的装置。普通安全带通过对由车辆碰撞时产生的急加速度所引起的乘员急剧位移进行约束而实现保护功能。汽车碰撞时,安全带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使乘员的头部、胸部不至于向前撞到转向盘、仪表板及风挡玻璃,减少乘员发生二次碰撞的危险。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36012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型汽车安全带主动预紧器,包括织带、织带卷轴、织带卷轴支架、动力传递装置和电子控制装置;动力传递装置由二级减速机构组成,其中第一级减速采用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第二级减速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一对离心甩锤安装在蜗轮凸缘上;电子控制装置包括车载车载电控单元、多路危险预警传感器和织带张力传感器,织带张力传感器安装在安全带织带上。该装置能根据车辆危险情况自动执行约束动作提高安全带保护功能,即在危险前期织带松弛的情况下,可由电子控制装置触发电机驱动安全带收紧,以一种可重复作用的预张紧方式为乘员提供更可靠的约束作用。
上述装置在使用时,电机带动织带卷轴转动,从而将织带进行收紧,电机通过多级减速机构对织带卷轴进行控制从而增大电机对织带卷轴的扭力,而电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将织带进行收紧,而不是为了带动织带卷轴转动,织带卷轴自身转动所消耗的能量会影响电机对织带的收紧效果,尤其在织带卷轴自身重力较大的情况下,织带卷轴转动所消耗的能量更大,从而会导致织带的收卷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式预紧安全带,其具有织带卷轴自重较轻,织带收卷效果较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式预紧安全带,包括壳体、织带、织带卷轴、预紧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预紧电机通传动机构与织带卷轴相连,所述壳体包括机械侧和卷簧侧,所述织带卷轴转动连接于机械侧和卷簧侧之间,所述织带卷轴包括与传动机构相连的传动端,所述织带卷轴外表面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向内凹陷的一级减重槽,所述织带卷轴外表面靠近传动端的端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二级减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发生碰撞时,预紧电机转动,传动机构传动,织带卷轴转动将织带拉回,消除人员与织带间余隙,达到事故发生前提前预紧安全带的保护功能。预紧电机通过传机构带动织带卷轴状时,由于织带卷轴上开设有若干一级减重槽,导致织带卷轴的重量较轻,织带卷轴转动所消耗的能量较小,便于织带卷轴的转动,从而便于织带的拉回。一级减重槽周向均匀分布在织带卷轴上,保证织带卷轴的重力分布较为平均,保证织带卷轴的平稳转动。传动机构通过传动端带动织带卷轴转动,传动端所受的力必然大于织带卷轴另一端所受的力。二级减重槽设于传动端,减轻传动端的重量,传动机构更加容易带动传动端转动从而带动整个织带卷轴转动,便于织带的收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减重槽和二级减重槽沿织带卷轴周向方向向内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减重槽和二级减重槽向织带卷轴呈弯曲状向内部延伸,较大程度的挖空织带卷轴,进一步减少织带卷轴的自重,方便织带卷轴的转动,便于织带的收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织带卷轴设为中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达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达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3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安全带松紧控制装置
- 下一篇:预紧式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