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宽度织带链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0922.6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8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德;周庆红;苏永胜;朱敏;高旭华;吴璨建;徐利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华南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7/06 | 分类号: | B60C2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张骁敏 |
地址: | 321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带 钢丝绳 一端设置 可调 织带 轮胎 本实用新型 内部固定 按压扣 防滑片 六角 外表面中心 防滑作用 连接扣 外围处 轻便 减小 扣环 扣珠 两组 螺丝 磨损 行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调宽度织带链,包括钢丝绳,两组所述钢丝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编织带,且编织带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扣,所述编织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按压扣,且编织带的一侧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防滑片,所述防滑片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六角钉,且六角钉的外围处设置有螺丝,所述编织带的另一端靠近钢丝绳处设置有扣环,且钢丝绳的一端设置有扣珠,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宽度织带链,设有编织带与按压扣,使用过程较为轻便,成本较低,并且能够调节宽度,而且适用于不同大小与不同型号的轮胎进行防滑作用,同时在使用时大大减小轮胎的磨损作用,使得轮胎能够在行驶时更加平稳,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滑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调宽度织带链。
背景技术
织带链是一种用于汽车使用的防滑链,防滑链一般是由钢链或橡胶链制成,原理简单,易于安装,实用性很强。按照结构可以把防滑链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接成罩状的防滑链,另一种是交叉安装的几根单独的防滑链,它比较简单便宜,但安装不如前者方便;现有的织带链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质量较重,不方便安装,并且损坏后难以再次使用,造成浪费,同时在使用时汽车行驶不够平稳,容易造成轮胎的磨损,最后造价较高,不方便长度和宽度的调节,不够实用,操作比较麻烦,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可调宽度织带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调宽度织带链,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可调宽度织带链,包括钢丝绳,两组所述钢丝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编织带,且编织带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扣,所述编织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按压扣,且编织带的一侧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防滑片,所述防滑片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六角钉,且六角钉的外围处设置有螺丝,所述编织带的另一端靠近钢丝绳处设置有扣环,且钢丝绳的一端设置有扣珠,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扣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连接扣与钢丝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扣均匀的分布在钢丝绳的外表面呈直线排列。
优选的,所述连接扣靠近编织带的一端处设置有一组,且连接扣位于扣环处设置有三组,所述编织带靠近扣环的一端底端设置有扣钉,所述连接扣与扣钉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滑片的形状为圆形,且防滑片的数量为三组,所述防滑片通过螺丝与六角钉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扣珠的数量为若干组,两组所述扣珠的内部设置有钢丝,钢丝与钢丝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宽度与钢丝的直径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可调宽度织带链,通过设置的编织带,一方面,质量较轻,在制造时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编织带是平面,固定在轮胎表面时解决了传统防滑链在行驶时对轮胎的磨损作用,大大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并且保证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按压扣,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按压扣的作用方便对其宽度的调节,从而方便对轮胎的固紧作用,并且,通过编织带两端的连接扣与扣环,能够方便对编织带的更换过程,比较实用,整个织带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宽度织带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宽度织带链的局部视图。
图中:1、钢丝绳;2、编织带;3、连接扣;4、按压扣;5、防滑片;6、六角钉;7、螺丝;8、扣环;9、扣珠;10、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华南汽配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华南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09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