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准确控制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进针角度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7908.6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7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唐玉萍;王秀丽;牛辰钰;徐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42 | 分类号: | A61M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张学元 |
地址: | 03000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下注射 固定杆 进针 固定带 上臂 本实用新型 注射 固定装置 角度定位 准确控制 调节杆 可调式 三角肌 引导架 控制调节 旋钮 垂直 护理 护士 伸出 技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准确控制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进针角度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上臂的固定带和垂直设在固定带上的可调式进针引导架,所述可调式进针引导架包括套设的固定杆和调节杆,固定杆固定在固定带上,调节杆套设在固定杆内,固定杆上设有能够控制调节杆相对固定杆的伸出高度的调节旋钮。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适用于护理实习生、新入职护士等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时注射角度难于把握的情况,能够使使用者养成良好的注射角度定位习惯,提高使用者注射角度定位控制技能,同时方便普通人士自行进行皮下注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辅助用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准确控制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进针角度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皮下注射是一种通过上臂三角肌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主要给药途径,它较口服给药产生作用迅捷,且有些药物不宜经口服给药,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可迅速吸收起效。此外,临床免疫接种及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T细胞生长因子(白介素-2)以及各种生物制剂(益赛普、恩利)等药物,均需要通过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达到治疗目的。皮下注射的注射部位过深,刺入肌层改变了药物的注射途径;注射部位过浅,导致药物不能充分吸收,在皮下组织停留时间延长、蓄积而形成红肿、硬结、疼痛等引起不适,造成患者上臂疼痛,抬举困难,不仅影响药效,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而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设计准确控制进针角度装置对临床新入职护士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用于准确控制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进针角度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准确控制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进针角度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上臂的固定带和垂直设在固定带上的可调式进针引导架,所述可调式进针引导架包括套设的固定杆和调节杆,固定杆固定在固定带上,调节杆套设在固定杆内,固定杆上设有能够控制调节杆相对固定杆的伸出高度的调节旋钮。
优选地,所述调节旋钮包括固定连接的头部和杆部,头部设在固定杆外侧,杆部穿过固定杆和调节杆设在内部腔体中,杆部设为圆柱形,外侧面设有齿轮齿,调节杆的内部一侧面设有与调节旋钮杆部的齿轮齿相配合的条形齿,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头部调整调节杆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上还设有标杆,标杆设在固定带与可调式进针引导架的接触处,并与固定带和可调式进针引导架的轴线均垂直。
优选地,所述调节杆上设有角度刻度线,标杆可绕固定点转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上还设有能够防止调节旋钮和调节杆产生相对移动的卡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杆还设有用于支撑注射器的支架,支架与调节杆顶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适用于护理实习生、新入职护士等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时注射角度难于把握的情况,能够使使用者养成良好的注射角度定位习惯,提高使用者注射角度控制技能,同时方便普通人士自行进行皮下注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固定带,2、可调式进针引导架,201、固定杆,202、调节杆,203、调节旋钮,204、卡位装置,3、标杆,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7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多功能利器盒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腹壁皮下注射部位定位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