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流站边相换流变阀侧连接出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0501.0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3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邢毅;王强;余波;许泳;吴怡敏;胡晓;邹家勇;李龙才;丁晓飞;周德才;朱大鹏;冯千秀;骆玲;曾捷;樊艳;李良霄;龚琳珺;苏林;杨凌霜;陈嘉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相 导电联接板 导线线夹 管母线夹 换流站 流变阀 本实用新型 第二安装座 支柱绝缘子 安装底座 出线结构 导电连接 侧连接 阀侧 导电连接件 电气距离 侧出线 换流阀 悬吊管 有效地 角形 接引 上线 相角 出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流站边相换流变阀侧连接出线结构,包括边相阀侧支柱绝缘子、第一导线线夹、第二导线线夹、第二安装座及导电联接板和第六管母线夹,所述第二安装底座与边相阀侧支柱绝缘子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导电联接板与第二安装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母线夹安装在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的第一导线线夹、第二导线线夹分别与导电联接板形成导电连接,所述导电联接板通过导电连接件与第六管母线夹之间形成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解决最边悬吊管母相角形短接引下线和边相至换流阀塔出线的引上线之间的电气距离不容易控制的问题,以提高换流站角形组别换流变阀侧出线的安全性、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流变阀侧连接出线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流站边相换流变阀侧连接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800kV特高压换流站中,通常采用两组十二脉动换流阀塔串联的接线方式,每组十二脉动阀组布置于一个阀厅。A、B、C三相的换流变压器(简称“换流变”,下同)的阀侧套管直接插入阀厅内部,并分别通过管母线连接至相序一一对应的A、B、 C三相的换流阀塔的接线端子。这种相序一一对应的接线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对于换流阀塔的阀控保护系统而言,为了保证换流阀塔的触发顺序,需要更改阀控保护系统软件中的逻辑控制时序,这实际上给换流阀塔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由此降低了换流阀塔的运行可靠性。
对于常规低地震烈度地区的特高压换流站,由于地震的水平加速度小,换流阀塔在地震工况下对应的摆动范围较小,悬吊绝缘子的连接软导线的接线弧度可以抵消换流阀塔的接线端子和换流变的阀侧套管之间的地震位移。但是,对于处在高地震烈度,如地震烈度不低于8度地区,的特高压换流站,由于站址地震烈度高,换流阀在地震工况下的位移较大。例如,经过实际仿真分析计算,对于高地震烈度地区800kV特高压换流站,其高端800kV换流阀的接线端子处的地震摆动幅度可能达到1.5m。显然,常规的悬吊绝缘子连接的软导线的接线弧度不能满足高地震烈度地区的换流阀的抗震需要。同时,由于800kV换流阀塔的本体重量为4-5t,如果采用常规的悬吊绝缘子连接软导线的连接方式,由于与悬吊绝缘子连接的软导线裕度限制了换流阀塔的地震位移,因此,换流阀塔的地震应力会通过连接软导线直接拉拽换流变的阀侧套管,由此可能导致换流变的阀侧套管的接线端子损坏。
另外,常规的特高压换流站换流变阀侧出线结构设计方案中,A、B、C三相的换流变均是通过六分裂软导线连线至悬吊管母线底部绝缘子,其六分裂软导线的引线较长,悬吊管母边相短接的引下线和边相至换流阀塔出线的引上线之间的电气距离不容易控制,悬吊管母的摆动(特别是地震工况下)可能导致该处相邻的六分裂软导线相互碰撞,从而影响到换流变阀侧连接出线的安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换流站边相换流变阀侧连接出线结构,提高换流变阀侧连接出线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换流站边相换流变阀侧连接出线结构,包括边相阀侧支柱绝缘子、第一导线线夹、第二导线线夹、第二安装底座以及导电联接板和第六管母线夹,所述第二安装底座与边相阀侧支柱绝缘子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导电联接板与第二安装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母线夹安装在第二安装底座上;所述的第一导线线夹、第二导线线夹分别与导电联接板形成导电连接,所述导电联接板通过导电连接件与第六管母线夹之间形成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安装底座与第六管母线夹之间设置支撑件,所述的支撑件采用“7”字形结构,其一端与第二安装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六管母线夹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件上安装万向接头,所述的万向接头与第六管母线夹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安装底座与均压球撑架连接,所述的均压球撑架与均压球连接,所述的均压球包覆导电联接板、导电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的导电联接板呈L形结构,其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导线线夹、第二导线线夹形成导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0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形组别换流变阀侧连接出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网柜用一体化终端通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