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茶叶掉出的泡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3200.5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8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任耀明;李华威;李艳文;黄孙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超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卢春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抓持部 茶叶 泡茶器 穿孔 日常生活用品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堵塞 泡茶 容置 连通 装入 浸泡 开水 贯穿 客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防止茶叶掉出的泡茶器,包括抓持部及与抓持部可拆卸连接的容茶部,容茶部设有通孔及与通孔连通的穿孔,通孔贯穿容茶部,通孔用于容置外界的茶叶,抓持部的两端分别用于堵塞通孔的两端;当需要泡茶时,将外界的茶叶装入通孔内,然后将容茶部与抓持部安装在一起,利用抓持部的两端堵塞通孔的两端,防止茶叶从容茶部内掉出,外界的开水经由穿孔进入通孔内浸泡茶叶,提升客户的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防止茶叶掉出的泡茶器。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过程中,经常需要冲泡茶叶喝茶,冲泡茶叶一般都包括茶壶及茶叶斗,实际使用时,将茶叶放入茶叶斗中,然后将茶叶斗连同茶叶放入茶壶内冲泡,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茶叶斗均是敞口的,在冲泡茶叶的过程中,茶叶斗内的茶叶会掉出,客户体验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茶叶掉出的泡茶器,外界的茶叶装入通孔内,利用抓持部的两端堵塞通孔的两端,防止茶叶从容茶部内掉出,外界的开水经由穿孔进入通孔内浸泡茶叶,提升客户的体验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茶叶掉出的泡茶器,包括抓持部及与抓持部可拆卸连接的容茶部,容茶部设有通孔及与通孔连通的穿孔,通孔贯穿容茶部,通孔用于容置外界的茶叶,抓持部的两端分别用于堵塞通孔的两端,外界的开水经由穿孔进入通孔内浸泡茶叶。
其中,所述抓持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通孔一端内的第一塞头,第一塞头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性圈,第一弹性圈的内侧面抵触第一塞头,第一弹性圈的外侧抵触通孔的侧壁。
其中,所述第一塞头设有环形盲槽,环形盲槽自第一塞头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一弹性圈容设于环形盲槽内。
其中,所述泡茶器还包括弹性堵头,弹性堵头包括基部及自基部突设而成塞头部,塞头部用于插入通孔的另一端内,基部用于抵触容茶部的端面,基部设有容置槽,抓持部的另一端设有插入容置槽内的第二塞头。
其中,所述塞头部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性圈,第二弹性圈的内侧面抵触塞头部,第二弹性圈的外侧面抵触通孔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泡茶时,将外界的茶叶装入通孔内,然后将容茶部与抓持部安装在一起,利用抓持部的两端堵塞通孔的两端,防止茶叶从容茶部内掉出,然后将容茶部放入外界的茶壶内,向茶壶内冲入开水,外界的开水经由穿孔进入通孔内浸泡茶叶,提升客户的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抓持部与容茶部相对旋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抓持部 2—容茶部 3—通孔
4—穿孔 5—第一塞头 6—第一弹性圈
7—环形盲槽 8—弹性堵头 9—基部
11—塞头部 12—容置槽 13—第二塞头
14—第二弹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超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超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3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双层陶瓷茶壶
- 下一篇:一种新型茶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