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留置针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0029.4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4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骨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带 静脉留置针 观察窗 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 第一连接部 长度方向两端 长度方向设置 医疗器械技术 第二连接部 有效的预防 固定效果 敷贴卷 留置针 敷贴 观察 滑脱 腿部 粘贴 缠绕 手臂 护理 感染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差、易滑脱的问题。该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包括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第一束带上设有观察窗;第二束带沿观察窗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束带一端固定在观察窗一侧,另一端与第一束带通过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第一束带沿长度方向两端相反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束带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束带两端可拆卸连接,可以使第一束带固定缠绕在患者的手臂或腿部,加强了留置针敷贴的力度,可有效的预防敷贴卷边、粘贴不稳;观察窗的设置便于护理患者及家属观察;第二束带覆盖在观察窗上,防止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临床工作中较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减轻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对血管内壁的机械损伤,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另一方面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使患者感觉舒适放心。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留置针的敷贴经常与被褥、衣物等摩擦,再加上患者的汗液分泌、肢体活动。敷贴容易出现卷边、脱落、甚至连带留置针脱出,影响留置时间,甚至极有可能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差、易滑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包括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
所述第一束带上设有观察窗;
所述第二束带沿所述观察窗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束带一端固定在所述观察窗一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束带通过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束带沿长度方向两端相反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束带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束带两端可拆卸连接,可以使第一束带固定缠绕在患者的手臂或腿部,加强了留置针敷贴的力度,可有效的预防敷贴卷边、粘贴不稳易脱落,使留置针管道不易打折、弯曲;观察窗的设置便于护理患者及家属观察;第二束带覆盖在观察窗上,便于患者活动,不用担心留置针滑脱以及感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束带的长度大于所述观察窗的长度。可以通过调节第二束带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一束带可拆卸连接的位置来调节松紧,避免压迫留置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束带的宽度不小于所述观察窗的宽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束带两端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尼龙勾带或尼龙绒带,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尼龙勾带或所述尼龙绒带相配合的尼龙绒带或尼龙勾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尼龙勾带或尼龙绒带,所述第一束带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尼龙勾带或所述尼龙绒带相适配的尼龙绒带或尼龙勾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束带为医用弹力带。
采用医用弹力带制作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节省费用的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束带内侧设有垫圈。
在第一束带内设置垫圈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束带为医用弹力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束带为透明膜片。
第二束带采用透明膜片制作更加有利于医护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观察留置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骨科医院,未经贵州省骨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0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神经丛刺激针
- 下一篇:透明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