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护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7795.7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3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广地林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龚建良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支撑梁 承载结构 河道护岸 护岸 本实用新型 第一支撑梁 排水缝隙 平行设置 人工河道 连接梁 排水池 河道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河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两侧的护岸承载结构,所述护岸承载结构之间由上至下平行设置有第二支撑梁和第一支撑梁,在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有排水缝隙,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有连接梁,所述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和所述护岸承载结构围成一底部排水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突增或雨季的多余水量进行及时处理的河道护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河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护岸是在原有的海岸岸坡上采取人工加固的工程措施,用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护岸建筑形式与海堤相似,按其外坡形式可分斜坡式护岸、陡墙式护(包括直立式)和由两者混合的护岸。斜坡式护岸的护面结构及护面范围与斜坡堤相同,坡顶为陆地面。
城市河道起着重要的“汇水”作用,担当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特别能缓解和防止城市内涝,但现在这些天然排涝系统的减少,使城市缺少贮存多余雨水的空间。由此可见,防止内涝最有效地手段是增大河道的调蓄量。
现有的护岸的单位长度的容水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雨季或水量突增的情况下,容易使河道内的水溢出,破坏城市的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因此当水量增多时应该拓宽河道护岸单位长度的容积或排水量。
因此根据实际的应用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突增或雨季的多余水量进行及时处理的河道护岸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护岸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两侧的护岸承载结构,所述护岸承载结构之间由上至下平行设置有第二支撑梁和第一支撑梁,在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有排水缝隙,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有连接梁,所述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和所述护岸承载结构围成一底部排水池。
优选的,所述护岸承载结构的顶端连接有与地面水平的过渡平台,所述过渡平台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护岸承载结构之间连接有连接景观台。
优选的,所述连接景观台包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表面设有固定水泥层,所述支撑钢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护岸承载结构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底面连接有设置在地面内的固定基柱。
优选的,在所述连接景观台的下方设有侧排水池,所述侧排水池一端与所述护岸承载结构一体连接,所述侧排水池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连接有连接岸坡。
优选的,所述护岸承载结构靠近所述连接景观台的一端设有排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底部排水池和侧排水池,使河道内水过多时,可以通过底部排水池和侧排水池进行排水,进一步扩大了单位距离内河道的容积;设有的固定基柱可以对过渡平台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用支撑钢板作为连接景观台的基础结构,能够强化连接景观台的结构,并且不易断裂,加强筋能够提高连接景观台的称重能力,此外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领域不断涌现更加优良的材料,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护岸承载结构、支撑梁、连接梁和固定柱的材质,如多块混凝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广地林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广地林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77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