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板及水处理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5125.1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3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根;徐兴亚;陈彤;张育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友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D21/08;B01D2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小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导流口 水体 相邻极板 水处理 导流 反应容器顶部 水体流动方向 安装距离 密闭连接 上下两端 上下相对 板条形 下端头 复测 通流 絮凝 折流 流动 检查 | ||
本实用型新公开了一种极板及水处理用设备,所述极板为板条形结构,所述极板的一端开设有导流口,沿水体流动方向,所述极板依次安装于所述反应容器内,且相邻极板上开设的导流口上下相对,进入反应容器内的水体依次从所述导流口内折行通流。在相邻极板的上下两端相对开设有导流口,进入反应容器内的水体依次从所述导流口内通流,在起到水体折流絮凝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设定导流口的大小、数目、规格以实现设计的流动速度;此外,采用极板的上、下端头与反应容器顶部、底部直接密闭连接的方式,消除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每块极板与箱体之间的安装距离进行复测、检查、调整等工序,安装工作较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板及水处理用设备。
背景技术
在水质净化处理技术领域中,絮凝反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沉淀和过滤的效果。目前,絮凝反应设备主要有水力搅拌式和机械搅拌式两大类。极板絮凝方式是水力搅拌式中高效絮凝的一种,能较好适应原水浊度变化和低温低浊的条件。
现有的极板絮凝方式,常在絮凝箱内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竖流极板,且各竖流极板交替地与箱体顶部、箱体底部连接,并相对箱体底部、箱体顶部留出一定距离,形成水流通道。水流从箱体的一侧流入,在箱体内做上下折流运动后,从箱体的另一侧流出。水流在箱体内做上下折流运动的同时完成絮凝反应,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好等优点。
然而,现有的极板絮凝箱在安装制造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水体流动的设定流速,对极板与箱体之间设定的安装距离有较高的要求。由于水流在箱体内做折流运动,依靠的是极板交替地与箱体底部、箱体顶部之间的安装距离而形成的水流通道运动,当安装距离改变时,会直接影响水体的流速、导致絮凝反应不能符合要求。因而,极板自身的制造尺寸、极板相对于箱体之间的安装距离都具有较高的位置度要求,在制造安装的过程中,不仅需对每一块极板的尺寸进行复测、检查,还需对每一块极板与箱体之间的安装距离进行复测、检查,制造安装工作难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极板在制造安装的过程中,需对制造尺寸、安装尺寸进行多次复测、检查,安装工作难度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极板,所述极板为板条形结构,所述极板的一端开设有导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口为若干排开设在极板上的通孔。
进一步地,每排通孔依次错位开设。
进一步地,所述极板上开设有2-5排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极板上开设的通孔为圆形。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设备,包括若干片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反应容器,沿水体流动方向,所述极板依次安装于所述反应容器内,且相邻极板上开设的导流口上下相对,进入反应容器内的水体依次从所述导流口内折行通流。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容器为密闭的箱体结构;所述极板的上、下端头分别与所述反应容器的顶部、底部密闭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容器为顶部开口的槽体结构,所述极板的下端头与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密闭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极板数量为5-10片。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相邻极板的上下两端相对开设有导流口,进入反应容器内的水体依次从所述导流口内通流,在起到水体折流絮凝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设定导流口的大小、数目、规格以实现设计的流动速度;此外,采用极板的上、下端头与反应容器顶部、底部直接密闭连接的方式,消除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每块极板与箱体之间的安装距离进行复测、检查、调整等工序,安装工作较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友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友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5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