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液压阻尼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8436.5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7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张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鹏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34;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主体 可拆卸 弹簧 液压阻尼减震器 汽车用 上端 本实用新型 十字螺钉 固定座 连接片 连接柱 上端外表面 加固装置 使用性能 提高装置 回流孔 紧固圈 连接环 内表面 液压头 阻尼力 端盖 防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液压阻尼减震器,包括装置主体与液压头,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可拆卸弹簧,且可拆卸弹簧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前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十字螺钉,且可拆卸弹簧通过十字螺钉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内表面设置有紧固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液压阻尼减震器,设有可拆卸弹簧、防粘端盖与回流孔,加固装置的整体结构,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与阻尼力,保障了装置的正常使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液压阻尼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主要用于设备的减震降噪,按结构划分,可分为气垫减震器、弹簧减震器与橡胶减震器,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现有的减震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外部无可拆卸弹簧的结构设计,降低了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稳固性,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性能,无防粘端盖设计,液压油的粘度过大容易导致装置无法正常运行,难以保障了装置的正常使用,回流孔内孔直径小,难以加快液压油的流动,降低减震器的阻尼力,给减震器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用液压阻尼减震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用液压阻尼减震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液压阻尼减震器,包括装置主体与液压头,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可拆卸弹簧,且可拆卸弹簧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前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十字螺钉,且可拆卸弹簧通过十字螺钉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内表面设置有紧固圈,且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活动柱,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液压头设置在活塞杆的下端外表面,且液压头的外表面靠近上方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连接帽,所述连接帽的上端内表面设置有回流孔,所述液压头的下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粘端盖,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伸张阀,且装置主体的内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流通阀,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表面靠近流通阀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补偿阀。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耐磨环,且连接环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液压头的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轴,且液压头与活塞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表面靠近伸张阀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压缩阀,且装置主体的形状为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回流孔呈等距直线排列,且回流孔的数量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长度为十厘米,且活塞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套。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用液压阻尼减震器,通过设有的可拆卸弹簧,加固了装置的整体结构,给装置提供了外部支撑的同时也对装置起到弹性防震,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性能,通过设有的防粘端盖,可以防止液压油的粘度过大导致装置无法正常运行,保障了装置的正常使用,通过设有的回流孔,其内孔直径大,可以加快液压油的流动,提高装置的阻尼力,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鹏,未经陈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8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黏滞阻尼自复位式减震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