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6945.0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7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东;王达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3/02;E03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网 水流通过 城市道路 渗管 海绵 本实用新型 充分接触 固体垃圾 双重滤网 微小异物 起泡器 打散 排出 冲刷 水泵 冲击力 过滤 减慢 积水 排水 雨水 净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设置有双重滤网,依次过滤大型固体垃圾和微小异物,从而提高雨水排出时的净化质量;通过滤网前的起泡器使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将水流打散,在保证冲刷力的同时扩大水流与滤网的接触面积,使水流可以充分透过滤网、并且避免了冲击力过于集中导致滤网损坏的问题;滤网后的水泵可以在水流通过滤网后将水流集中泵起,以提高水流的速度,避免分散的水流通过滤网后流速减慢,导致排水不畅、出现积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排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即下雨时可以一体化实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功能,并可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申请公布号为CN10706005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收集排放装置,设置了多个排水步骤,使得积水更加彻底、有序地排放,并且通过设置吸水器,在下大雨时也能将雨水快速吸走,有效防止城市路面积水过多以及排水不顺畅。但是该装置在逐级过滤时是让雨水直接通过滤网排放、未做其他处理,如滤网孔径过小,则水流较小时压力较小、不易通过滤网,容易因排水不畅造成积水;而水流较大时又可能因压力过大而损坏滤网,缩短滤网的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如孔径过大,又会降低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包括集水口、排水口以及连接所述集水口和所述排水口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包括设在所述集水口下方的第一集水管、设在所述排水口上方的第三集水管以及设在所述第一集水管和所述第三集水管之间的第二集水管,所述第一集水管上与所述第二集水管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二集水管上与所述第三集水管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集水管内靠近所述第二滤网的一侧设有起泡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水管上设有所述第一滤网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集水管内,且所述第二集水管顶端封闭;所述第一集水管位于所述第二集水管内的部位的侧壁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集水管内靠近所述第二滤网的一侧设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起泡器包括至少两个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设有若干分流孔,且相邻两个所述分流板上的所述分流孔的位置交错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起泡器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分别设有一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连接轴和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上的多个呈弧形的导流片,多个所述导流片呈放射状排列。
进一步地,靠近进水侧的所述分流板上的所述分流孔的孔径大于靠近出水侧的所述分流板上的所述分流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设置有双重滤网,依次过滤大型固体垃圾和微小异物,从而提高雨水排出时的净化质量;通过滤网前的起泡器使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将水流打散,在保证冲刷力的同时扩大水流与滤网的接触面积,使水流可以充分透过滤网、并且避免了冲击力过于集中导致滤网损坏的问题;滤网后的水泵可以在水流通过滤网后将水流集中泵起,以提高水流的速度,避免分散的水流通过滤网后流速减慢,导致排水不畅、出现积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中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6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设备
- 下一篇:一种路面雨水过滤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