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分析用的测试气室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6053.0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5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唐琪;吴焯军;马榕嵘;邱太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N21/03 | 分类号: | G01N21/0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气室框 透镜 反射镜 本实用新型 测试气室 气体分析 入射光线 外部环境 气体腔 嵌入 电网 产品寿命 反射光线 人身安全 远程操控 射出 反射 检测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分析用的测试气室,包括气室框体、若干块反射镜、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其中,气室框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分别定义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入射光线通过第一通孔从外部环境进入气室框体的气体腔,反射光线通过第二通孔从气室框体的气体腔进入外部环境;第一透镜嵌入到第一通孔,第二透镜嵌入到第二通孔;气室框体的内侧设置有反射镜,所述的反射镜将通过第一通孔的入射光线进行反射,最后通过第二通孔射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产品寿命时间长,可远程操控移动,提高了电网工作人员在检测工作上的效率,也保护电网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TDLAS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体分析用的测试气室。
背景技术
吸收光谱理论是现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可以运用于气体分子的运动状态分析以及气体种类鉴别和含量确定。TDLAS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气体检测理论主要是基于气体吸收光谱理论,通过气体的吸收光谱来推断被测气体的浓度,同时在激光器驱动部分使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波长调制技术,结合在接收端使用的锁相放大二次谐波提取技术,实现高精度检测气体浓度。
在电网运行和维护中工作人员不可避免遇到各类不同的气体,这些气体有些是无害的如CO2,H2,SF6等,而有些是有害的如CO,SO2,乙炔等烃类气体,这些气体有些是设备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有些气体则是发生了异常状况才会产生。因此能够对各类气体进行监测,并且通过研制不同的气体分析装置将有助于工作人员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还可通过对所处环境气体成分的分析来保护人身安全。采用 TDLAS技术对气体进行分析,当特定波长的激光通过所测气体气室(气体腔)时,气体将对激光进行吸收,而通过的路径越长,气体对激光吸收的程度不同,因此针对具体气体设置气室可以直接决定气体吸收激光的路径,从而为后续气体浓度的检测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一个简易,可移动的检测气室对于电网检测运行是十分有益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的电网检测气体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气体分析用的测试气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产品寿命时间长,可远程操控移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体分析用的测试气室,包括气室框体、若干块反射镜、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其中,
所述的气室框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分别定义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的入射光线通过第一通孔从外部环境进入气室框体的气体腔,反射光线通过第二通孔从气室框体的气体腔进入外部环境;
所述的第一透镜嵌入到第一通孔,第二透镜嵌入到第二通孔;
所述的气室框体的内侧设置有反射镜,所述的反射镜将通过第一通孔的入射光线进行反射,最后通过第二通孔射出。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入射激光通过第一通孔从外部环境进入气室框体的气体腔,通过反射镜的多次反射,实现水平射入,水平射出。由于气体腔中充满了被测气体,被测气体会对入射激光进行吸收,然后通过第二通孔从气室框体的气体腔进入外部环境,然后通过光电探测仪进行探测。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气室框体包括内腔和外腔,所述的内腔与外腔之间设置有橡胶材质的支撑垫,内腔的内侧设置有反射镜。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反射镜的横截面是等腰三角形,反射镜的顶角A固定设置在内腔的内侧,反射镜可以绕顶角A进行任意角度旋转。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腔的内侧设置了磁性材料,所述的磁性材料均匀放在内腔的内侧上。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反射镜的底角B和底角C均设置有磁铁,所述的反射镜通过磁铁固定旋转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6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安全快筛设备
- 下一篇:船舶尾气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