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散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5087.8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2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蒋玉琴;戴檑;孙嘉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晶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白凯园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出气管 电机控制器 散热板 内管 新能源汽车 进风管 散热 外壁 本实用新型 压强 节能环保 内部安装 气囊形成 热量交换 热能传递 散热效果 外部空气 吸气运动 出气嘴 进气嘴 热空气 排气 气腔 电机 挤压 电器 节约 流通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散热板,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底部开设有气腔,所述气腔的内部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气囊出气管,所述气囊出气管上远离气囊的一端安装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安装有出气嘴,另一端安装有进气嘴,所述气囊相邻于气囊出气管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进风管,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电机控制器和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气囊内的空气,气囊内的压强变大,热空气通过气囊出气管流入内管,外部空气通过挤压进风管流入气囊,气囊形成往复排气吸气运动,一方面增加空气的流通,提高热量交换,提高散热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通过电器散热浪费电能的问题,节约能源,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散热板。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辆中,电机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档位、油门、刹车等指令,将动力电池所存储的电能转化为驱动电机所需的电能,来控制电动车辆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爬坡力度等行驶状态,或者将帮助电动车辆刹车,并将部分刹车能量存储到动力电池中,它是电动车辆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但是,目前市场现有的电机控制器一般通过散热鳍片和辅助的散热电器来进行散热,一方面散热鳍片散热效率有限,散热效率较低,另一方面辅助的散热电器消耗电能,不够节能环保,另外,现有的电机控制器大小形状不同,散热装置难以安装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散热板,以解决现有的电机控制器散热效率低、不环保和散热装置不便安装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散热板,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底部开设有气腔,所述气腔的内部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气囊出气管,所述气囊出气管上远离气囊的一端安装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安装有出气嘴,另一端安装有进气嘴,所述气囊相邻于气囊出气管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进风管。
优选的,所述气囊出气管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一侧外壁上嵌入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远离第一固定环的一端焊接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远离第二固定环的一端焊接有顶板。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内壁上嵌入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母。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部贯穿通过有L形杆,所述L形杆上远离套管的一端焊接有夹板。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散热鳍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气囊腔、气囊、气囊出气管、进风管和内管,在使用时,电机控制器和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气囊内的空气,气囊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气囊内的压强变大,当压强达到一定值时,热空气挤压气囊出气管中的盖板,第一弹簧受力拉伸,热空气通流入内管,当气囊内的热空气流出后,气囊内空气量变少,压强变小,外部空气通过挤压进风管流入气囊,气囊形成往复排气吸气运动,一方面增加空气的流通,提高热量交换,提高散热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通过电器散热浪费电能的问题,节约能源,节能环保。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调节螺母、L形杆、管套和夹板,使用时,将散热板放置在电机控制器的外壁上,拧松调节螺母,伸缩L形杆,当夹板接触电机控制器的外壁上,拧紧调节螺母,通过调节螺母调节L形杆的伸缩长度,从而便于将散热板固定在不同大小的电机控制器上,通过夹板有效的将散热板固定在不同大小的电机控制器上,提高固定的适用性的同时保证散热板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晶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晶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5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基站壳体散热片压铸安装托盘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控制器散热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