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金多形状折弯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7522.2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1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柴马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马根 |
主分类号: | B21D11/00 | 分类号: | B21D11/00;B21D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紧座 转盘座 转盘 五金 本实用新型 折弯夹具 内端 销轴 过盈方式 两端设置 螺栓固定 嵌入方式 现有装置 折弯形状 夹紧 旋接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五金多形状折弯夹具,包括:方形夹紧、夹紧座、本体;夹紧座、第二夹紧座、第三夹紧座及第四夹紧座安装在本体的上部一端,且夹紧座、第二夹紧座、第三夹紧座及第四夹紧座与本体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转盘座设置在本体的上部内端,且转盘座与本体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转盘座的上部内端开设有转盘,且转盘座与转盘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转盘座及转盘的内部两端设置有销轴,且转盘座及转盘与销轴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并结合现有技术,具有折弯形状多,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五金多形状折弯夹具。
背景技术
五金: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经人工加工可以制成刀、剑等艺术品或金属器件。现代社会的五金更为广泛,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
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五金折弯夹具普遍存在折弯形状单一,实用性差,且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折弯形状多,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快捷的五金多形状折弯夹具,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多形状折弯夹具,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折弯形状单一,实用性差,且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五金多形状折弯夹具,包括:摇把、丝杠、转盘座、销轴、转盘、套筒、套筒二、方形夹紧、夹紧座、本体、U形夹紧、第二夹紧座、弧形夹紧、第三夹紧座、第四夹紧座、T形夹紧和安装座;所述夹紧座、第二夹紧座、第三夹紧座及第四夹紧座安装在本体的上部一端,且夹紧座、第二夹紧座、第三夹紧座及第四夹紧座与本体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转盘座设置在本体的上部内端,且转盘座与本体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所述转盘座的上部内端开设有转盘,且转盘座与转盘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转盘座及转盘的内部两端设置有销轴,且转盘座及转盘与销轴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转盘的上部设置有套筒,且转盘与套筒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套筒二设置在本体的上部中间,且套筒二与本体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套筒及套筒二的内部中间开设有丝杠,且套筒及套筒二与丝杠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丝杠的后部设置有摇把,且丝杠与摇把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丝杠的前部分别安装有方形夹紧、U形夹紧、弧形夹紧及T形夹紧,且丝杠与方形夹紧、U形夹紧、弧形夹紧及T形夹紧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安装座,且本体与安装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方形夹紧、U形夹紧、弧形夹紧及T形夹紧均为拆卸式结构设置,且方形夹紧、U形夹紧、弧形夹紧及T形夹紧的后部中间分别开设有与丝杠相连接的内置螺纹开孔。
优选的,所述夹紧座、第二夹紧座、第三夹紧座及第四夹紧座为形状各异的实心体结构,且夹紧座、第二夹紧座、第三夹紧座及第四夹紧座均为调节式结构设置分别设置有一组。
优选的,所述丝杠呈阵列状设置有四组,且丝杠通过套筒及套筒二为平行推进式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套筒及套筒二内部分别开设有与丝杠相连接的螺纹。
优选的,所述转盘通过转盘座为旋转式结构设置,且转盘的锁定通过销轴实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方形夹紧、U形夹紧、弧形夹紧及T形夹紧均为拆卸式结构设置,且方形夹紧、U形夹紧、弧形夹紧及T形夹紧的后部中间分别开设有与丝杠相连接的内置螺纹开孔,多种夹紧形式的组合,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多种五金件的折弯夹紧操作,实现了折弯形状多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马根,未经柴马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7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