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高压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7270.3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5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大翠;李明刚;袁素梅;李金欣;刘晓玮;李连兴;高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1/01;H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姜波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元件 阻尼器组件 均压环 抗震 高压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 上端 组连接 输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高压避雷器。包括避雷器元件组、第一均压环、第二均压环和向心阻尼器组件,所述向心阻尼器组件设置在所述避雷器元件组的下部,所述向心阻尼器组件与所述避雷器元件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均压环套设在所述避雷器元件组的上端外侧,所述第二均压环套设在所述向心阻尼器组件与所述避雷器元件组连接位置的外侧。这样,在避雷器元件组下部设置了向心阻尼器组件,可以有效应对抗震水平加速度0.2g的要求,满足特定情况下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高压避雷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特高压避雷器不使用向心阻尼器;但是,其缺点是,不能应对较高抗震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震高压避雷器,解决不能应对较高抗震性能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震高压避雷器,包括避雷器元件组、第一均压环、第二均压环和向心阻尼器组件,所述向心阻尼器组件设置在所述避雷器元件组的下部,所述向心阻尼器组件与所述避雷器元件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均压环套设在所述避雷器元件组的上端外侧,所述第二均压环套设在所述向心阻尼器组件与所述避雷器元件组连接位置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向心阻尼器组件包括安装基板和至少十个向心阻尼器单体,所述向心阻尼器单体沿着所述安装基板的上表面边缘位置设置,所述向心阻尼器单体下端与所述安装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向心阻尼器单体上端与所述避雷器元件组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向心阻尼器单体设置有二十个。
进一步,还包括过渡板,所述过渡板沿边缘位置设置有上下贯穿且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向心阻尼器单体均卡设在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所述避雷器元件组包括至少五个避雷器单体,相邻两个所述避雷器单体在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避雷器单体内部的芯体为四柱电阻片柱并联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高压避雷器,包括避雷器元件组、第一均压环、第二均压环和向心阻尼器组件,所述向心阻尼器组件设置在所述避雷器元件组的下部,所述向心阻尼器组件与所述避雷器元件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均压环套设在所述避雷器元件组的上端外侧,所述第二均压环套设在所述向心阻尼器组件与所述避雷器元件组连接位置的外侧。这样,在避雷器元件组下部设置了向心阻尼器组件,可以有效应对抗震水平加速度0.2g的要求,满足特定情况下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震高压避雷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震高压避雷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避雷器元件组,101、避雷器单体,2、第一均压环,3、第二均压环,4、向心阻尼器组件,401、向心阻尼器单体,402、安装基板,403、过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中心”、“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未经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72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换流阀避雷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卧式电阻切脚成型送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