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戴式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2541.6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1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郭菊花;邵枝祥;翁伟华;肖子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35/04 | 分类号: | H02K35/04;A44C5/00;A44C5/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黄以琳 |
地址: | 350007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件 绕线器 滑轨 发电装置 穿戴 发电结构 电部件 通孔 本实用新型 感应电动势 户外运动 滑轨方向 壳体内部 绿色环保 相交设置 接合 固定件 穿设 连线 磁场 走动 佩戴 体内 发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穿戴式发电装置,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发电结构,所述发电结构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滑轨、绕线器以及线圈,所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形成磁场,所述滑轨与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二者的连线相交设置,所述绕线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轨穿设于第一通孔内,且绕线器能在滑轨上往复运动,所述线圈绕设于绕线器上,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接设有第一传电部件以及第二传电部件。该穿戴式发电装置通过固定件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上,随着使用者跑动或者走动,壳体内的线圈沿滑轨方向往复运动,线圈内产生感应电动势,该装置尤适用于户外运动中,将发电与运动相接合,具有一定趣味性,且绿色环保,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发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即利用发电动力装置将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热能、核能以及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转换为电能,而化石燃料的资源已日渐枯竭,人类已渐渐发展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而这些可再生能源对天气情况与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较高,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较高,且供电方式相对固定;
随着人们生活的便捷程度逐渐提高,像手机、便携式风扇、暖手宝、手电筒、随声听等随身携带的物品一般是选择移动电源来进行充电,而移动电源的电量都是有一定容量的,如果户外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移动电源很容易发生供电不足的情况,给长时间的户外运动者或者户外工作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穿戴式发电装置,来解决长时间户外活动过程中供电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穿戴式发电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固定件,所述壳体通过固定件进行穿戴;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发电结构,所述发电结构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滑轨、绕线器以及线圈,所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形成磁场,所述滑轨与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二者的连线相交设置,所述绕线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轨穿设于第一通孔内,且绕线器能在滑轨上往复运动,所述线圈绕设于绕线器上,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接设有第一传电部件以及第二传电部件,所述滑轨包括第一导电部以及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传电部件与第一导电部相接触,所述第二传电部件与第二导电部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的个数为两根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器以及线圈的个数均为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整流电路、储能电路以及供电接口,所述发电结构的导轨通过整流电路与储能电路相连接,所述储能电路与供电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个数均为两个以上,第一磁性件设置于壳体的上方,第二磁性件设置于壳体的下方。
进一步地,该穿戴式发电装置还包括第一磁屏蔽件与第二磁屏蔽件,所述第一磁屏蔽件、第二磁屏蔽件的个数分别与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的个数相对应,所述第一磁屏蔽件设置于相邻的第一磁性件之间,所述第二磁屏蔽件设置于相邻的第二磁性件之间,使得壳体内形成间隔设置的有磁区与无磁区,所述绕线器沿滑轨在有磁区与无磁区之间往复运动,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器以及线圈的个数均为两个以上,相邻绕线器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长度等于有磁区与无磁区的宽度和。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是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是分别涂覆在滑轨柱面两侧的导电涂层,或者所述滑轨还包括绝缘连接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均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通过绝缘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是魔术贴、卡扣结构、纽扣结构、弹力绳、棉纱绳、麻绳、尼龙绳、合成纤维绳、塑料绳或者上述两个以上部件的结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25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