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探测桩及室内看护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62437.0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5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燧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金普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呈现信息 看护 探测系统 探测 室内 本实用新型 高度区间 行为状况 行为状态 预设 求助 发送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探测桩及室内看护探测系统,通过获取到的各预设高度区间内的人体呈现信息,并将获取到的人体呈现信息向外发送,以使外部人员可以实时掌握被看护者的人体呈现信息,根据人体呈现信息了解被看护者的行为状态,以便于在被看护者的行为状况出现异常时提供及时的求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看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探测桩及室内看护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长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状况的概率远远高于年轻人,常见的突发状况包括意外跌倒、突然的身体不适或难言的病痛而导致行动困难等。在室内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如果能有某些辅助装置够及时察觉出长者行为困难的异常状况,而在第一时间告知其家人或托管服务机构进行救助,将极大增强长者独自于家中生活期间的安全保障。
目前能帮助发现长者的行为出现异常状况的看护技术之一是通过实时的视频监控,对长者的活动进行全天候的观察看护。然而,对长者的生活行为进行全天候的视频查看有悖伦理,且无法保证观察人员可以及时发现视频中突现的异常状况。
综上,利用室内进行全天观测的看护救助技术还存在上述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室内看护求助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探测桩及室内看护探测系统作为补充和完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探测桩,包括探测桩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探测桩支架上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单元;
各个所述探测单元被配置为探测对应的预设高度区间的人体呈现信息。
其中,所述探测桩支架包括多个分体式探测桩支架;
每个所述分体式探测桩支架的侧壁上固定一个所述探测单元;且各个所述探测单元之间通过线缆电连接。
其中,探测单元为幕帘式红外探头;
所述幕帘式红外探头包括由环形聚焦支架和透镜所构成的聚光窗;
所述环形聚焦支架的焦点上设置有用于探测人体呈现信息的传感器。
其中,透镜为菲涅尔透镜。
其中,传感器为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
其中,探测单元包括非幕帘式的红外探头和遮挡结构;
所述遮挡结构设置在所述探头上,用于限制非幕帘式的红外探头的探测范围。
其中,非幕帘式的红外探头采用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
其中,还包括第一通信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设置在所述探测桩支架上,并连接所述探测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向外发送所述探测单元采集到的人体呈现信息。
一种室内看护探测系统,包括第二通信单元以及探测桩;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分别连接所述探测单元;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向外发送所述探测单元采集到的人体呈现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探测桩及室内看护探测系统,通过获取到的各预设高度区间内的人体呈现信息,并将获取到的人体呈现信息向外发送,以使外部人员可以实时掌握被看护人员的人体呈现信息,根据人体呈现信息了解被看护者的行为活动状态,以便于在被看护者的行为状态出现异常时及时进行求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探测桩结构示意图;
图2为幕帘式探头的结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燧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燧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24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