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应急剂量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5399.6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7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邓君;郝述霞;胡兰;张科;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市职业病防治联合会 |
主分类号: | G01T1/02 | 分类号: | G01T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单元 剂量卡 标识单元 应急 辐射剂量水平 本实用新型 辐射剂量 快速分类 有效实施 中子活化 辐射 上表面 开口 损伤 测量 金属 响应 记录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应急剂量卡,所述核应急剂量卡,包括:主体(1)、测量单元(2)以及标识单元(3);其中,所述标识单元(3)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上表面,所述主体(1)的测表面还设置有开口,所述测量单元(2)通过所述开头插入所述主体(1)内,所述测量单元(2),用于通过金属中子活化片进行中子个人剂量的测量。可以实现记录或追朔辐射个人剂量,并有效实施对人员的快速分类管理,控制第一响应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水平,并对随后开展的辐射损伤救治提供必要的辐射剂量学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核辐射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应急剂量卡。
背景技术
随着核电站及核技术应用的日益兴起和蓬勃发展,核反应堆安全事故、放射源应急事故和核恐怖袭击事件的全球发生概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目前,国内乃至国际范围内,辐射个人剂量监测仪器或仪表的技术应用或研发,均是针对职业个人监测的特性要求。职业外照射中子个人监测中主要采用的无源式个人剂量计包括:热释光配对返照率中子个人剂量计、光致光个人剂量计、胶片个人剂量计及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中子或重粒子监测)等。
职业个人监测是对已知或未知辐射场,利用工作人员佩带剂量计进行的测量,通过剂量计的型式和性能试验,可以较为完整的获得相关人员辐射剂量学信息。职业个人监测具有预见性、系统性和可控性,属于计划照射的范畴,因而对处于辐射场中人员的受照剂量有较为准确的估计,因而为职业照射控制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监测数据。与职业个人监测不同,核应急监测具有突发性,现场辐射水平无法预测,不具有事前的系统性和可控性(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等),核应急监测不属于有计划的职业个人监测的范畴,高剂量环境将导致高的职业健康损伤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应急剂量卡,可以实现记录或追朔辐射个人剂量,并有效实施对人员的快速分类管理,控制第一响应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水平。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应急剂量卡,包括:
主体1、测量单元2以及标识单元3;
其中,所述标识单元3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上表面,所述主体1的测表面还设置有开口,所述测量单元2通过所述开头插入所述主体1内,所述测量单元2,用于通过金属中子活化片进行中子个人剂量的测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单元2包括:
依次设置于所述测量单元2上的三个金属中子活化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中子活化片等间距设置于所述测量单元2上;
所述金属中子活化片为圆形。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单元3上设置有标识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标注卡号、姓名、性别、年龄以及单位。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单元3为厚度0.2mm的有机玻璃。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1采用厚度0.2mm的有机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核应急剂量卡,核应急剂量卡,包括:主体1、测量单元2以及标识单元3;其中,所述标识单元3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上表面,所述主体1的测表面还设置有开口,所述测量单元2通过所述开头插入所述主体1内,所述测量单元2,用于通过金属中子活化片进行中子个人剂量的测量,可以实现记录或追朔辐射个人剂量,并有效实施对人员的快速分类管理,控制第一响应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水平,并对随后开展的辐射损伤救治提供必要的辐射剂量学信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市职业病防治联合会,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市职业病防治联合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53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用定位跟踪装置
- 下一篇: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