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5048.5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1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段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中华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11/04;B66C1/22;B66C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梁 下小车 集装箱起重机 本实用新型 支撑架 中空 集装箱 设备技术领域 港口运输 码头作业 上下分布 转运装置 框架梁 前上方 上小车 中空的 转接 前部 竖直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包括支撑架、上大梁和下大梁,所述上大梁设置于支撑架的前上方,下大梁位于上大梁的正下方的后方,所述上大梁的后部与下大梁的前部在竖直方向上重叠,所述上大梁上设置上小车,所述下大梁为中间中空的框架梁,在下大梁的两侧梁上设置下小车,下小车中间为中空,下小车的中间中空长度和宽度容许集装箱通过,下小车上连接抓接转运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分布的两个大梁,将集装箱转接,实现码头作业的高效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集装箱运输是目前最重要的货运方式,港口装卸技术已经突破传统的依赖人工操作,越来越趋向半自动或自动化,从而对集装箱起重机的要求也在变化,前沿无人化的半自动或自动化装卸船方式已经开始。然而,半自动或自动化的装卸船方式虽然节约了人力成本,但效率并不如有人操作的高,而且流程复杂。
传统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整根大梁贯通,也有的在联系梁处增加一个平台,并配一部小车,称为双小车起重机。由于大梁的高度比较高,起重机的钢索长度大,容易产生晃动,与地面运载工具之间的定位精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装箱起重机,通过上下分布的两个大梁,将集装箱转接,实现码头作业的高效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上大梁和下大梁,所述上大梁设置于支撑架的前上方,下大梁位于上大梁的正下方的后方,所述上大梁的后部与下大梁的前部在竖直方向上重叠,所述上大梁上设置上小车,所述下大梁为中间中空的框架梁,在下大梁的两侧梁上设置下小车,下小车中间为中空,下小车的中间中空长度和宽度容许集装箱通过,下小车上连接抓接转运装置。
进一步,所述抓接转运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内径大于集装箱的尺寸,所述下框架的长边上设置若干个旋锁组件,所述旋锁组件包括锁板和油缸,所述锁板设置于所述下框架的长边位置,呈水平状态,所述锁板由油缸驱动实现旋转,锁板旋转至垂直于下框架长边时,为闭锁状态,锁板旋转至平行于下框架长边时,为开锁状态,所述锁板在闭锁状态时支持从上框架落下的集装箱,所述锁板在开锁状态时,集装箱从下框架中卸下。
进一步,所述旋锁组件为8至12个,对称均布设置在下框架的两个长边上。
进一步,所述旋锁组件还包括半月形支撑板,设置于锁板的下方,当锁板旋转至垂直于下框架长边时,被月牙形支撑板限位,呈所述闭锁状态。
进一步,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通过链环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上框架的长边上设置若干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端向外翻边。
进一步,在所述上框架的两端设置若干个防偏移支柱,所述防偏移支柱的下端接近下框架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上框架通过滑轮钢丝绳机构与下小车连接并传输动力,上框架上还设置有电缆缓冲器和电缆箱,电缆通过电缆缓冲器连接电缆箱与下小车。
进一步,在所述上框架上还设置有液压站,所述液压站驱动所述旋锁组件的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比传统起重机速度快三分之一以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2)逻辑简单可靠,更易于实现码头的自动化操作;
(3)运行安全平稳。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抓接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中华,未经段中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5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杆长度可微调的岸吊
- 下一篇:一种稳步传送的龙门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