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声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7060.1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5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晨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黄***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炭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 漆包线 电声换能器 过线孔 音频放大器 线圈绕组 周向均匀分布 输出端连接 引出线表面 圆饼状结构 电声产品 制作工艺 穿出 漆层 绕制 声压 贴合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声换能器,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音频放大器、漆包线和竹炭纤维层,其中,竹炭纤维层为圆饼状结构,该竹炭纤维层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一过线孔,且多个第一过线孔沿周向均匀分布,漆包线依次穿进、穿出第一过线孔均匀绕制在竹炭纤维层上,形成线圈绕组,该线圈绕组紧紧贴合在竹炭纤维层的正反面上,上述漆包线的两端引出线表面剥去漆层,并与音频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用途是可以有效提高电声换能器的声压输出,且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电声换能器具体是指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例如扬声器、受话器等,其中,电磁式电声换能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为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振动系统主要包括设置在磁路系统形成的磁间隙中的音圈和与音圈固定连接的振膜,其工作原理是:音圈在接收到音频信号时将在磁路系统的作用下振动,进而带动振膜振动而策动周围空气发声。为了提高电声换能器的声压输出,目前己经采用过的技术手段包括增加磁感应强度、使用电阻率更小的导体材料制作用于绕置音圈的导线、及使用更轻的材料制作振动系统;但是,电声换能器发展至今,材料、工艺经过长时间的优化使得上述技术手段己经基本没有可供改进的空间,所以,如果希望进一步提高电声换能器的声压输出,就需要提供另外的技术手段。
此外,在不断提升电声换能器质量的同时,对其制造成本的控制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简化电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降低电声换能器的制造成本,成为目前亟需共同探讨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声换能器的声压输出低、制作工艺复杂以及成本高等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声换能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电声换能器的声压输出,且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声换能器,包括音频放大器、漆包线和竹炭纤维层,其中,所述的竹炭纤维层为圆饼状结构,该竹炭纤维层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一过线孔,且多个第一过线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漆包线依次穿进、穿出第一过线孔均匀绕制在竹炭纤维层上,形成线圈绕组,该线圈绕组紧紧贴合在竹炭纤维层的正反面上,上述漆包线的两端引出线表面剥去漆层,并与音频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竹炭纤维层的正反面均通过AB胶水粘结有PE加强层,该PE加强层位于竹炭纤维层的中间位置,且该PE加强层上设置有与上述第一过线孔相连通的第二过线孔,该第二过线孔也用于供上述漆包线穿进、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竹炭纤维层通过PVC管帽固定在共振发生器的端口,且PVC管帽上开设有供竹炭纤维层通向外界的圆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共振发生器为PVC管,该PVC管的外径与上述竹炭纤维层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竹炭纤维层的正面或反面上相邻漆包线之间的夹角均为5~8°。
进一步地,所述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3-4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漆包线的线径为0.5mm。
进一步地,所述PE加强层的厚度1.5-2 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的直径均为0. 65mm。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晨,未经张新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7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执法仪及执法仪的出声结构
- 下一篇:具有主动空气阻尼结构音膜的发声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