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声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7060.1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5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晨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黄***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炭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 漆包线 电声换能器 过线孔 音频放大器 线圈绕组 周向均匀分布 输出端连接 引出线表面 圆饼状结构 电声产品 制作工艺 穿出 漆层 绕制 声压 贴合 输出 | ||
1.一种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放大器、漆包线(3)和竹炭纤维层(1),其中,所述的竹炭纤维层(1)为圆饼状结构,该竹炭纤维层(1)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一过线孔,且多个第一过线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漆包线(3)依次穿进、穿出第一过线孔均匀绕制在竹炭纤维层(1)上,形成线圈绕组,该线圈绕组紧紧贴合在竹炭纤维层(1)的正反面上,上述漆包线(3)的两端引出线表面剥去漆层,并与音频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纤维层(1)的正反面均通过AB胶水粘结有PE加强层(2),该PE加强层(2)位于竹炭纤维层(1)的中间位置,且该PE加强层(2)上设置有与上述第一过线孔相连通的第二过线孔,该第二过线孔也用于供上述漆包线(3)穿进、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炭纤维层(1)通过PVC管帽固定在共振发生器的端口,且PVC管帽上开设有供竹炭纤维层(1)通向外界的圆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振发生器为PVC管,该PVC管的外径与上述竹炭纤维层(1)的直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纤维层(1)的正面或反面上相邻漆包线(3)之间的夹角均为5~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纤维层(1)的厚度为3-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漆包线(3)的线径为0.5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E加强层(2)的厚度1.5-2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的直径均为0. 6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晨,未经张新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70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执法仪及执法仪的出声结构
- 下一篇:具有主动空气阻尼结构音膜的发声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