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具输送储存式测井仪器悬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6246.5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7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刘化友;陈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1 | 分类号: | E21B47/01;E21B2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座 测井仪器 安装段 通孔 钻杆母扣 悬挂器主体 储存式 悬挂器 钻具 本实用新型 循环钻井液 圆筒状结构 悬挂 贯通设置 可拆卸的 内部安装 筒壁纵向 悬挂工具 纵向贯通 喇叭形 上端部 循环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具输送储存式测井仪器悬挂器,包括悬挂器主体(1)和悬挂循环座(2),所述悬挂器主体(1)设有纵向贯通的通孔(11);所述通孔由钻杆母扣段(111)、循环座安装段(112)和测井仪器通过段(113)组成;通孔(11)上端部为喇叭形的钻杆母扣段(111),钻杆母扣段(111)之下为循环座安装段(112),循环座安装段(112)以下为测井仪器通过段(113);所述悬挂循环座(2)为筒壁纵向贯通设置有循环孔(21)的圆筒状结构,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通孔(11)的循环座安装段(112)内。避免了原悬挂工具循环钻井液流向在工具处90度急转对其内部安装的测井仪器的冲蚀损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钻探中的测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具输送储存式测井仪器悬挂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完成钻井后需要下入测井仪器到井筒中,测量井筒中不同井深的多种物理参数,据此分析判断不同井深的地层中石油天然气的含量。在起下钻较顺畅的水平井及复杂井测井可以采用湿接头水平井测井、泵出存储式测井等测井工艺;为了完成起下钻很困难的复杂井测井,近年采用了一种测井新工艺:先将存储式测井仪器悬挂器连接在钻杆底部下井,顺利下放到井底并循环钻井液畅通后,再用电缆输送存储式测井仪器串从钻杆内下放,水平段采用钻井液泵送,将测井仪器串下放到存储式测井仪器悬挂器位置,存储式测井仪器串下部外径小于悬挂器内径、通过悬挂器,进入裸眼井内测量井内物理参数,测井仪器顶部外径大于悬挂器内径,悬挂到存储式测井仪器悬挂器上,地面控制将电缆与测井仪器分离后,提出电缆;然后上提钻具,存储式测井仪器与钻具同步上移进行测井,该工艺能大幅度提高复杂井测井成功率。
对存储式测井仪器悬挂器的要求:钻具输送存储式测井仪器悬挂器下井过程中如果遇阻,需要钻扫通过遇阻井段;存储式测井悬挂器在悬挂测井仪器串后,上提钻具测井过程中如果发生溢流,需要能够顺畅循环钻井液压井,保证井控安全。
现有的悬挂器是在悬挂器管壁上开垂直于管壁的循环孔,循环钻井液的流动路线为钻杆内从井口往下,到达存储式测井悬挂器时突然90度转向工具外,高速流动的钻井液中的岩石微粒对悬挂器内安装的测井仪器外壳造成冲蚀,损坏测井仪器;同时悬挂器底部为钢质圆弧形,不利于下井遇阻时钻扫通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测井仪器悬挂器,以解决钻具输送存储式测井循环钻井液时,存储式测井悬挂器处冲蚀测井仪器的问题;同时提高工具下井遇阻的通过能力。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钻具输送存储式测井仪器悬挂器,包括悬挂器主体和悬挂循环座,所述悬挂器主体设有纵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由钻杆母扣段、循环座安装段和测井仪器通过段组成;通孔上端部为喇叭形的钻杆母扣段,钻杆母扣段之下为循环座安装段,循环座安装段以下为测井仪器通过段;所述悬挂循环座为筒壁纵向贯通设置有循环孔的圆筒状结构,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通孔的循环座安装段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钻具输送存储式测井仪器悬挂器,所述循环座安装段的直径小于钻杆母扣段的最小直径,并大于仪器通过段的直径,循环座安装段和仪器通过段之间设置锥形过渡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钻具输送存储式测井仪器悬挂器,悬挂循环座周向均匀分布了16-20个循环孔,均平行于悬挂循环座的轴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钻具输送存储式测井仪器悬挂器,所述悬挂循环座设有外螺纹,循环座安装段设有与所述悬挂循环座外螺纹配套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钻具输送存储式测井仪器悬挂器,所述悬挂循环座的任一端部环向均匀的设有若干装配用卡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钻具输送存储式测井仪器悬挂器,所述悬挂器主体下端为具有一定锥度的磨鞋,磨鞋外部焊接有硬质合金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6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