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J管取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7201.1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0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杜蕾;齐进春;薛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蕾;齐进春;薛文勇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2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软管 控制线 本实用新型 取出装置 简化操作步骤 医疗器械领域 内部连通 头部弯曲 依次设置 侧壁 穿接 取出 体内 伸出 痛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J管取出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橡胶软管和控制橡胶软管头部弯曲和舒展的控制线,所述橡胶软管侧壁上由头部向下依次设置有与橡胶软管内部连通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控制线一端穿接在第一过孔处,控制线另一端从第二过孔进入橡胶软管内部并从橡胶软管底部伸出。本实用新型通过简便的操作便可将双I管从患者体内取出,简化操作步骤,减轻患者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双J管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双J管,又称输尿管支架或猪尾巴管,因其两端均有类似猪尾巴一样的卷曲而得名。双J管目前在临床上多适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及输尿管良性肿瘤等上尿路手术以及碎石机碎石、输尿管狭窄的扩张等治疗过程中,它植入输尿管后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狭窄和粘连堵塞的重要作用。
临床上,双J管留置在体内一段时间以后需要及时拔出。现有技术中的双J管拔出方式多依靠膀胱镜配合夹钳等工具来进行,这种拔出方式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并且拔出手术本身操作过程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J管取出装置,通过简便的操作便可将双I管从患者体内取出,简化操作步骤,减轻患者痛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J管取出装置,包括橡胶软管和控制橡胶软管头部弯曲和舒展的控制线,所述橡胶软管侧壁上由头部向下依次设置有与橡胶软管内部连通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控制线一端穿接在第一过孔处,控制线另一端从第二过孔进入橡胶软管内部并从橡胶软管底部伸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过孔设置有两个,所述控制线为对齐弯折的棉线或者尼龙绳,控制线的弯折端穿接在两个第一过孔处,控制线的对齐端从第二过孔进入橡胶软管内部并从橡胶软管底部伸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之间的橡胶软管外壁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折弯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控制线的末端自橡胶软管的尾部伸出后连接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橡胶软管头部的端头为半球形弧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橡胶软管的材质为硅橡胶或聚氨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橡胶软管外壁上开设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将控制线一端穿接在第一过孔处,控制线另一端通过第二过孔穿引至橡胶软管内部,并从橡胶软管尾部穿出。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控制线在进入患者膀胱的过程中因被橡胶软管包裹而避免形成缠绕和打结;并且在膀胱内旋转橡胶软管时可以带动控制线形成规律的转动,从而为医生判断控制线的位置提供可靠的参考;同时通过拉动控制线的端部可以实现橡胶软管头部的弯曲和舒展,舒展状态用于本实用新型进入和抽出人体的过程,弯曲状态有利于本实用新型在体内转动时控制线与双J管端部勾连到一起。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控制线与双J管形成缠绕交叠的成功率,使本装置的操作和使用都更加方便,提高了手术的一次成功率,同时,穿在橡胶软管内部的控制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橡胶软管头部的端头的轮廓为半球形弧面,这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橡胶软管通过患者尿道时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橡胶软管外壁的一侧位于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的中间设置有若干个折弯槽,拉动控制线时可以使橡胶软管向着设有折弯槽的一侧进行定向弯曲。这样的设计使医生可以预先判断出橡胶软管的弯曲方向,进一步的提升了设备的可控性和操作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蕾;齐进春;薛文勇,未经杜蕾;齐进春;薛文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7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