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传感器协同监测的热网智能检测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6761.5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7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焦尚彬;范乐;兀鹏越;乔磊;慕时荣;金永泽;贺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杨洲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处理器 输出端连接 电导率传感器 温度采集模块 本实用新型 加速度测试 温度传感器 多传感器 智能检测 热网 监测 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协同 终端 电压转换电路 数据存储模块 液位监测模块 远程通信模块 电导率 公网IP地址 模块输出端 恶劣环境 监测模块 无线控制 低功耗 泄漏点 锂电池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协同监测的热网智能检测终端,包括微处理器、加速度测试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电导率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电导率传感器和第二电导率传感器,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的AD转换部分,温度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锂电池经电压转换电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液位监测模块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加速度测试模块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的AD转换部分,远程通信模块与微处理器通过公网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监测泄漏点准确,稳定性高,低功耗,高精度,无线控制,适合恶劣环境,安装灵活,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力管网泄漏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传感器协同监测的热网智能检测终端。
背景技术
在供热管网中,管路存在着热胀冷缩的现象:当管道输送热的流体时随着管壁金属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其长度因热胀冷缩而随之变化。热胀冷缩会引起管路变形、应力增加,甚至管路的破坏。为解决这一问题,普遍使用金属波纹膨胀节,又称补偿器。作为管道补偿器,它能够补偿管道的热变形、机械变形和吸收各种机械波动,起到降低管道变形应力和提高管道使用寿命的作用。因而多用于热力管网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中,以轴向伸缩或角度变化来补偿管路系统或设备因温差或机械运动造成的位移,消除设备开车、停车或正常运行条件下的震动。但由于材质老化、违章操作、外界干扰、输送介质的变换和设备破坏等原因造成膨胀节经常发生破裂失效,严重影响供热管网的长周期安稳运行。为了能够准确获取供热管道中膨胀节的运行状况保证供热的质量,通常需要精确测量一些能够反映膨胀节运行状况的物理量,比如温度、电导率等。因此,开发一套多个布设在所监测地下供热管网膨胀节处并且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数据的膨胀节泄漏监测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传感器协同监测的热网智能检测终端,该终端以微控制器STC89C54RD+为核心进行膨胀节损害状态的检测,能够为系统在整个采暖期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传感器协同监测的热网智能检测终端,包括微处理器、远程通信模块、液位监测模块、电导率监测模块、锂电池、电压转换电路、加速度测试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电导率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电导率传感器和第二电导率传感器,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的AD转换部分,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锂电池经电压转换电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液位监测模块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加速度测试模块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的AD转换部分,所述远程通信模块与微处理器通过公网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为STC89C54RD+芯片,采用一个12位AD芯片ADS7841用于数据的采集。
优选的:所述液位监测模块利用液位传感器将液位高度转换为压力信息,再将压力通过滤波、放大转化为数字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锂电池选用3.6V,50AH的可充电锂电池。
优选的: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采用VRA1212YMD-6WR3电源转换芯片,将电池12V电源转换为五路电压,分别为±12V、±5V和24V电压,且每条电源回路中加入保险管。
优选的:所述加速度测试模块至少包括用于测量膨胀节瞬间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6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管网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次声波监测管道泄漏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