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物分析用称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3086.0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4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平;郭慧卿;白文明;赵国丁;王敏;况媛媛;于姝燕;郭晓宇;王来兵;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G01G19/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11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压力传感器 称量装置 药物分析 横杆 弹簧 本实用新型 放置部件 中控部件 支撑柱 壳体 采集检测 充电电路 充电模块 杠杆原理 药物放置 自动充电 电连接 底座 铰接 伸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物分析用称量装置,包括机壳,机壳的下方设有一个底座,机壳的一侧还设有一个支撑柱,支撑柱的上方铰接有一根横杆,横杆的一端设有放置部件,另一端伸入到机壳的内部,且连接有一根第一弹簧,且该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机壳的内部的底部,机壳上设有中控部件,中控部件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电连接有充电模块,该药物分析用称量装置中,药物放置在放置部件上,通过横杆的杠杆原理能够将力传给第一弹簧处,通过压力传感器能够对药物的重量进行采集检测;同时,通过充电电路,能够实现对蓄电池的自动充电,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量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分析用称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用于药物分析的称量装置中,大多采用了电子测量,内部需要蓄电池来进行供电,但是当蓄电池的电量不足的时候,会出现测量精度变化的情况,而此时就需要手动充电,这样大大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药物分析用称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药物分析用称量装置,包括机壳,机壳的下方设有一个底座,机壳的一侧还设有一个支撑柱,支撑柱的上方铰接有一根横杆,横杆的一端设有放置部件,另一端伸入到机壳的内部,且连接有一根第一弹簧,且该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机壳的内部的底部;
其中,药物放置在放置部件上,通过横杆的杠杆原理能够将力传给第一弹簧处,通过压力传感器能够对药物的重量进行采集检测。
所述机壳上设有中控部件,中控部件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电连接有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包括运放、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可调电阻、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运放的电源端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十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且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且通过第六电阻与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运放的输出端连接,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和第一电阻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且通过第五电阻与可调电阻的可调端连接,所述运放的接地端连接,蓄电池的负极接地,第三电阻、可调电阻和第四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八电阻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八电阻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接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八电阻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九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其中,在充电电路中,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用于提供稳定的输入电压,随后第一发光二极管用来作为电源指示,第一二极管用来提供充电回路的脉冲直流电压,第二发光二极管用来作为充电指示。在正常情况下,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电位设定为1.5V,用作蓄电池的基准电压,电路空载时,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截至,第二发光二极管不亮,当电路接入蓄电池时,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电位低于同相输入端,运放输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导通,充电过程开始,同时第二发光二极管点亮,在充电过程中,当蓄电池两端的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运放立即翻转,输出端便成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截至,充电过程结束,第二发光二极管熄灭;则该电路,能够实现对蓄电池的自动充电,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医科大学,未经内蒙古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3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坩埚清洗、干燥及称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滤筒烘干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