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1736.8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9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述;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连接器 壳体 负极导电端子 正极导电端子 电连接器 舌部 正极 电源 配合 负极导线 负极端子 交流电源 电连接 汇流排 两侧壁 内壁 供电 延伸 | ||
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适于连接到交流电源并与配合电连接器相连接,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一个正极导电端子,以及一个负极导电端子,所述正极导电端子、负极导电端子的一端适用于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负极导线连接,另一端适用于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配合正极、负极端子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个舌部,在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之间延伸,所述舌部包括相反的两个表面;其中所述正极导电端子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分别定位在所述舌部的所述两个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该电源连接器以简单的结构联接到电源,为子系统供电,避免了电连接器与汇流排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例如高于110V的高压交流电供电系统,尤其是大型的或是大功率的供电系统,例如用于开放计算项目(open computer project,OCP)的供电系统,往往需要对多层子系统集中供电。一种做法是在一个机柜中采用一个例如厚铜板的汇流排(Busbar)连接供电电源,该汇流排再通过多个电源连接器(Busbar Clip)给多层子系统(Unit)供电,由于汇流排通常为一整块的厚铜板,因此连接到汇流排的各个子系统的电源连接器(Busbar Clip)需要沿着该铜板在同一直线上连接到汇流排,整个系统灵活性不够,且要求汇流排的表面较平整,使得汇流排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和其它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以简单的结构联接到电源,为子系统供电,避免了电连接器与汇流排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适于连接到电源并与配合电连接器相连接以供电,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一个正极导电端子,定位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正极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导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相应的导电端子电连接;以及一个负极导电端子,定位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负极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导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相应的导电端子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个舌部,在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之间延伸,所述舌部包括相反的两个表面;其中所述正极导电端子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分别定位在所述舌部的所述两个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一个接地端子,定位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接地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接地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相应的导电端子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侧壁上形成有沿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对凹槽;其中所述正极导电端子、所述负极导电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在相应的一对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舌部的靠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分别垂直于所述两个表面突出的两个定位部,以分别对所述正极导电端子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的一端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舌部的靠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面,以引导所述舌部插入到所述配合电连接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一个基部、从所述基部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方向延伸的一个连接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基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一个突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连接部的靠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端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进部,以与配合电连接器上相应的突起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突缘部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方向的至少一个凸起,所述至少一个凸起被构造成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上相应的凹槽相配合以定位所述电源连接器和配合电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突缘部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方向的至少一个圆柱形凸台,所述圆柱形凸台内形成有固定孔,以固定所述电源连接器和所述配合电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1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