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向布置的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0160.3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8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吴铎;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泰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配箱 蒸发器 乘客 空调系统 风道 反向布置 暖风芯体 蜗壳 本实用新型 空调壳体 相邻设置 空调箱 舒适性 制冷量 前舱 送出 新风 出口 | ||
一种反向布置的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由蜗壳和分配箱组成的空调壳体以及设置于分配箱内部的蒸发器、高压PTC、暖风芯体以及若干风道,其中:蒸发器设置于近乘客一侧的分配箱内部,高压PTC和暖风芯体相邻设置且位于远离乘客一侧;新风从近乘客一侧沿蜗壳进入分配箱中的蒸发器并选择性地通过至少一个风道后从分配箱的至少一个出口送出。本实用新型在制冷量相同的前提下,将蒸发器设置于靠近乘客一侧,风道设置于空调箱底部和两侧,从而显著节省前舱的空间,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汽车空调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反向布置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正向布置空调系统中蒸发器布置在空调箱前部,各种风道布置在空调箱后面,对于前舱空间较小的车型,该空调系统将占用更多的乘客空间且降低了乘客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反向布置的空调系统,在制冷量相同的前提下,将蒸发器设置于靠近乘客一侧,风道设置于空调箱底部和两侧,从而显著节省前舱的空间,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向布置的空调系统,包括:由蜗壳和分配箱组成的空调壳体以及设置于分配箱内部的蒸发器、高压PTC、暖风芯体以及若干风道,其中:蒸发器设置于近乘客一侧的分配箱内部,高压PTC和暖风芯体相邻设置且位于远离乘客一侧;新风从近乘客一侧沿蜗壳进入分配箱中的蒸发器并选择性地通过至少一个风道后从分配箱的至少一个出口送出。
所述的风道包括:一对吹脚风道、一对吹面吹脚风道、一对后吹脚风道、一对后吹面风道和一对除霜风道,其中:除霜风道和吹面风道位于分配箱内,起始于蒸发器后从沿着流道通过各个风门,通过各个风门开关从而控制各个模式。
所述的除霜风道内设有除霜风门,吹面风道口设有吹面风门,吹脚风道口设有吹脚风门,暖芯出风口处设有温度风门。
所述的出口包括:除霜出风口、前吹面出风口、右吹脚出风口、左吹脚出风口、后左脚面出风口、后吹面出风口、后右吹脚出风口。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反向布置空调系统,在满足相同制冷量的同时,该方案大大节省了前舱的空间。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反向布置空调箱出风口示意图;
图2为空调箱内部布局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单独吹面模式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吹面吹脚组合模式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单独吹脚模式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吹脚除雾组合模式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单独除霜模式示意图;
图中:新风进口101、除霜出风口102、前吹面出风口103、右吹脚出风口104、左吹脚出风口105、后左脚面出风口106、后吹面出风口107、后右吹脚出风口108、前排吹面风门201、除霜风门202、吹脚风门203、前排温度风门204、蒸发器205、高压PTC 206、暖风芯体207、后排温度风门208、后吹脚后吹面风门209、后吹脚后吹面隔板2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装置中风从靠近乘客一侧沿着蜗壳进入蒸发器,暖风芯体和高压PTC位于蒸发器后方。在分配箱左右两侧布置了左右吹脚风道,下方布置了后吹脚和后吹面风道。
本实施例涉及上述反向布置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多个模式,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泰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艾泰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0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接式铝合金风道总成
- 下一篇:一种内外气双层流汽车空调进风箱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