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散热功能的纺织机架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3778.0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5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许清;吴士权;杨婷;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诚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5/00 | 分类号: | F16M5/00;F16F15/04;F28D21/00;B01D45/02;B01D45/08;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风管 纺织机架 水箱 底座 本实用新型 重力沉降室 除尘结构 底座本体 散热功能 水冷循环 循环水管 抽风机 固定座 吸风管 支撑板 减震器 减震 安全实用 纺织设备 机架底座 水泵连接 水箱连接 散热 乙醇 棉絮 水泵 环绕 盛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散热功能的纺织机架底座,涉及纺织设备领域。该纺织机架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的减震器、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水冷循环除尘结构,所述水冷循环除尘结构包括:吸风管、抽风机、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重力沉降室、水箱、水泵、循环水管,所述吸风管与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通过抽风机连接,重力沉降室与第一进风管连接,水箱与第二进风管连接;循环水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环绕底座本体后,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水箱内盛装有乙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机架底座的高效持续散热,除去了大量的棉絮和灰尘,减震稳定性好,安全实用,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散热功能的纺织机架底座。
背景技术
纺织机是纺织工业中的重要设备,而纺织机的机架是纺织机的基础,一个良好的纺织机架可以大大提高纺织效率。目前的纺织机架大多在底部设置滚轮,方便了纺织机的移动。纺织机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振动和冲击力,而且纺织车间内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棉絮、灰尘杂质,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目前的纺织机架的底座缺乏有效的散热除杂措施,大量的热量和灰尘不仅有害健康,也影响了纺织效率,需要对现有的机架底座进行改进。水冷散热是指使用液体在泵的带动下循环带走散热器的热量,与风冷相比具有安静、降温稳定、对环境依赖小等优点,有着很好的热负载能力。如果将水冷散热应用到纺织机架的散热中去,能够有效地降低热量,成本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散热功能的纺织机架底座,采用水冷循环散热结合重力沉降、鳍状散热片,实现了机架底座的高效持续散热,除去了大量的棉絮和灰尘,减震稳定性好,安全实用,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散热功能的纺织机架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的减震器、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水冷循环除尘结构,所述水冷循环除尘结构包括:吸风管、抽风机、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重力沉降室、水箱、水泵、循环水管,所述吸风管与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通过抽风机连接,重力沉降室与第一进风管连接,水箱与第二进风管连接;循环水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环绕底座本体后,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水箱内盛装有乙醇。
本实用新型中,水冷循环除尘结构中,吸风管可以吸收底座中的大量热空气,通过第一进风管进入重力沉降室中进行棉絮、灰尘等杂质的沉降,通过第二进风管进入水箱。乙醇在水泵的驱动下,沿着循环水管循环流动,对底座内的热空气进行降温,基本不消耗乙醇,成本较低。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本体的上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循环水管贯穿安装座,所述吸风管的一端伸入安装座。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设有一横向隔板,横向隔板的上部设有活性炭过滤网。通过第二进风管进入水箱中的热空气,不仅可以高效降温,热空气中夹杂的棉絮、灰尘杂质也会被活性炭过滤网吸附,提高底座内的空气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沉降室包括:螺旋腔、集尘室,所述集尘室的左右两端交错设有挡尘板。螺旋腔的壁面呈弧面状,使得灰尘、棉絮不容易粘附,进入集尘室后在交错的挡尘板的阻挡下,分层沉降。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本体的外围设有凸起的鳍状散热片,相邻的鳍状散热片间设有贯穿底座本体的散热孔。鳍状散热片的表面积大,配合散热孔,底座内的热空气可以有效地向外扩散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侧板、内圆柱筒,所述上盖板与侧板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内圆柱筒与上盖板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可以互相配合,针对不用程度的压力减震缓冲,压力变小后也能够快速回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诚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诚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37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