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扭扭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9895.6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8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乐行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轴 踏板 电动扭扭车 车体 轮毂电机 通孔 踏板组件 行走机构 穿设 本实用新型 结构稳定性 方向延伸 间隔排布 转动连接 减小 受力 驾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扭扭车,电动扭扭车包括行走机构、车体及踏板组件,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轮毂电机及第二轮毂电机,车体沿第一轮毂电机至第二轮毂电机的方向延伸,车体上设有间隔排布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踏板组件包括第一踏板、第二踏板、第一连接轴及第二连接轴,第一踏板穿设于第一通孔,第二踏板穿设于第二通孔,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踏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与第二踏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中的至少一个与车体转动连接。用户在驾驶电动扭扭车时,车体能够承担部分受力,从而能大大减小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所受到的应力,提高电动扭扭车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扭扭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扭扭车包括依次连接的左车轮、左车体、右车体及右车轮,其中,左车体与左车轮刚性连接,右车体与右车轮刚性连接,左车体与右车体之间通过一根转轴转动连接。使用电动扭扭车时,用户的左脚站立在左车体上,右脚站立在右车体上,分别控制左车体与右车体的俯仰角度,以实现不同的行驶动作。受传统电动扭扭车结构的影响,用户站立在电动扭扭车上时,连接左右车体的转轴会受到较大的应力而容易断裂,从而会降低电动扭扭车结构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电动扭扭车结构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较高的电动扭扭车。
一种电动扭扭车,包括:
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轮毂电机及第二轮毂电机;
车体,位于所述第一轮毂电机与所述第二轮毂电机之间,所述车体沿所述第一轮毂电机至所述第二轮毂电机的方向延伸,所述车体上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第一轮毂电机至所述第二轮毂电机的方向间隔排布;以及
踏板组件,包括第一踏板、第二踏板、第一连接轴及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踏板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踏板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踏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踏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毂电机包括第一中轴,所述第二轮毂电机包括第二中轴,所述第二中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中轴的轴线共线;
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中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轴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包括第一支撑部及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踏板与所述第二踏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轴及所述第二连接轴均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横梁沿所述第一轮毂电机至所述第二轮毂电机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形成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还包括第二支撑部及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踏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二踏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三支撑部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共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中轴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还包括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平行于所述第一横梁,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踏板包括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用于承载用户,所述第一承载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横梁穿设于所述第一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乐行运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乐行运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98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