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的传感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0511.6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3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柯明;王长利;初哲;王可慧;龚柏林;李明;庄文博;吴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00;G01D11/16;G01D1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0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盒 传感器 传感器装置 钢筋混凝土 传感器输出线 混凝土 生存率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设置 填充混凝土 信号输出线 侧面设置 内传感器 装填 钢筋 开口 测量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的传感器装置,解决现有测量方法中传感器生存率低、难以确定位置以及钢筋混凝土遭到破坏的问题。传感器装置包括模具盒和传感器,模具盒为一面开口的模具盒,其侧面设置有传感器输出线孔,传感器设置在模具盒内,模具盒内传感器周围填充混凝土,装填于模具盒内的混凝土与待测钢筋的混凝土采用相同标号;模具盒内设置有保护套,保护套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传感器上,另一端延伸至传感器输出线孔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线设置在保护套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的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测量钢筋混凝土中的压力、变形和温度等对于评估混凝土在遭受打击时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预置传感器或在混凝土硬化后安装传感器对钢筋混凝土中的压力或变形进行测量。但钢筋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需要进行搅拌和夯实,会破坏预置的传感器,且无法确定搅拌和夯实后传感器的位置;而在混凝土硬化后安装传感器,则需要对钢筋混凝土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对于大体量钢筋混凝土,这种破坏尤为可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测量方法中传感器生存率低、难以确定位置以及钢筋混凝土遭到破坏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的传感器装置,在不影响传感器功能和钢筋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达到测量钢筋混凝土中压力、变形和温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方案是: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的传感器装置,包括模具盒和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模具盒为一面开口的模具盒,其侧面设置有传感器输出线孔,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模具盒内,模具盒内传感器周围填充混凝土,装填于模具盒内的混凝土与待测钢筋混凝土采用相同标号;所述模具盒内设置有保护套筋,所述保护套的一端设置在传感器上,另一端延伸至传感器输出线孔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线设置在保护套内。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盒为长方体,长、宽、高尺寸均为传感器外包络尺寸长、宽、高的1.5~10倍,此种尺寸设置使传感器能够方便的放入模具盒,且保证模具盒具有较小的体积。
进一步地,设置在模具盒外的传感器信号输出线沿着钢筋下表面固定布设,对信号输出线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模具盒1/3高度处,保证传感器充分被混凝土覆盖,保证传感器充分被混凝土覆盖。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的传感器布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传感器封装;
1.1)制作模具盒;
1.2)在模具盒内装填部分搅拌好的混凝土;
1.3)将传感器放置在模具盒中;
1.4)在模具盒内装满混凝土;
1.5)待混凝土硬化;
2)将封装后的传感器固定;
3)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线布设。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盒长、宽、高尺寸均为传感器外包络尺寸长、宽、高的1.5~10倍,且一面开口,用于装填混凝土,一面开孔,用于引出信号输出线。
进一步地,装填于模具盒内的混凝土为与待测钢筋混凝土相同标号的混凝土。
进一步地,步骤2)具体为将封装好、硬化后的传感器根据测试测量需求固定至钢筋节点上。
进一步地,步骤3)具体为将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线沿着钢筋下表面布设,并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步骤1.2)中在模具盒内装填1/3搅拌好的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0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