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光固化制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9729.X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3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平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08 | 分类号: | B29C41/08;B29C4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通道 喷头 光固化 制膜机 横轴 支架 制备 紫外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 紫外光 常规冷却 垂直连接 复合薄膜 工作台面 快速成型 搅拌腔 预热箱 工作台 多层 喷出 双轴 底座 薄膜 固化 凝固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通道光固化制膜机,包括底座、工作台、预热箱,还包括搅拌腔、横轴、纵轴、集成喷头和紫外发生装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所述横轴垂直连接。通过紫外光对喷出的薄膜进行加速固化,比常规冷却凝固速度更快,方便快速成型。横纵双轴的设计可以使集成喷头覆盖整个工作台面,更适合于中、大型膜的制备。设置了多通道以便于制备多层的复合薄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膜机,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光固化制膜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塑料薄膜的成型加工方法有多种,例如:压延法、流延法、吹塑法、拉伸法等等。各种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点,例如拉伸法中通过将高聚物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挤出厚片后拉伸,从而使高聚物大分子取向一致,从而使薄膜具有一定的阻隔、光学等性能;吹塑法适用于比较硬质的膜料等。通常,也会对薄膜表面进行处理,例如,对表面进行贴覆、喷涂、烫染等等。另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溶剂挥发法,通过溶剂的挥发,赋予薄膜一定的导电、抗菌或者防腐等性能。
然而溶剂挥发法存在固化时间长、溶剂挥发产生环境污染,以及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制膜手段单一,难以制备多层复合膜。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可以快速固化的多层薄膜制造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客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光固化制膜机,通过紫外光对薄膜进行固化,具有耗时短、制膜简单快捷的技术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通道光固化制膜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支撑预热箱的支撑臂,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横轴;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底座上方;预热箱,所述预热箱顶部设置有若干个主进料口和若干次进料口,所述预热箱内部设置有对应数量的主进料管和次进料管,所述主进料管和次进料管分别与所述主进料口和次进料口连接;混料腔,位于预热箱下方,顶部与主进料管连接,上侧壁与次进料管连接,所述混料腔中设置有若干交错设置的塔板;搅拌腔,位于所述混料腔的下方,所述搅拌腔的顶部与所述混料腔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搅拌腔的底部连接有主输料管;横轴,所述横轴水平设置且位于工作台上方,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所述横轴垂直连接;纵轴,所述纵轴水平设置并与所述横轴垂直,且与所述横轴的顶部连接;集成喷头,所述集成喷头位于横轴与工作台之间,所有主输料管均连接至集成喷头;紫外发生装置,所述紫外发生装置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任一支架的底端。
主进料口用于输入成膜材料,一般是聚合物料液,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通常情况下,需要对聚合物料液进行预热,以降低聚合物料液的粘度,方便后期的搅拌、喷涂等操作步骤。预热箱中可以采用油浴,油浴可以保证均匀的预热效果,但油浴会因为密封性不佳等而引起漏油等问题。预热箱中也可以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预热,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电加热进行预热,优选的,预热箱内设置有加热丝。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混料腔顶部上方设置有喷淋腔,所述喷淋腔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喷淋孔,所述喷淋腔的侧壁与若干个次进料管连接;所述混料腔中设置有若干交错设置的塔板,所述塔板一侧与腔壁连接,另一侧是开放的并且具有向上凸起的凸沿。辅料通过侧壁流入喷淋腔,通过底部的喷淋孔均匀淋入混料腔中,而聚合物料液流至塔板后从凸沿落入下一块塔板,如此往复,在混料腔中经过若干次来回流动后达到预混的效果,最后从底部流入搅拌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搅拌腔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与腔体内的搅拌子连接,所述搅拌子上设置有桨片。通过搅拌子的转动,可以有效地对聚合物料液或者聚合物和光引发剂的混合液进行搅拌,而达到均相的目的,以便喷出后固化的薄膜品相均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搅拌腔和内还设置有扰流板。扰流板可以进一步加强搅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平塑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平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97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