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H计探头的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6755.7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刘振 |
地址: | 810007 青海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 保护壳体 保护装置 过滤装置 插接腔 限位环 圆孔 密封圈 螺纹压盖 缓冲腔 螺纹 插接 下端 本实用新型 过滤棉层 缓冲弹簧 螺纹连接 圆孔侧壁 左右两侧 过滤网 下端面 结垢 沉淀 侵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H计探头的保护装置,包括pH计探头,所述pH计探头的下部通过螺纹插接在保护壳体上部的插接腔内,所述保护壳体的插接腔中部外侧开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保护壳体的下端和左右两侧均开有圆孔,所述圆孔均与保护壳体上部的插接腔相连通,所述圆孔内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压盖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拧块、过滤网、过滤棉层、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二限位环。该pH计探头的保护装置,通过设有螺纹压盖的结构,能够保护圆孔侧壁上的螺纹不会被侵蚀;通过设有过滤装置的结构,使得pH计探头的下端面不会产生沉淀及结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H计探头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pH计探头是一种常用的仪器设备,主要用来精密测量液体介质的酸碱度值,配上相应的离子选择电极也可以测量离子电极电位MV值,pH计探头被广泛应用于环保、污水处理、科研、制药、发酵、化工、养殖、自来水等领域,可是普通的pH计探头在进行使用时,pH计探头容易触碰硬物而被损坏,且长期使用时,其表面会存在大量的结垢,影响pH计探头的检测数据的精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pH计探头的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H计探头的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H计探头的保护装置,包括pH计探头,所述pH计探头的下部通过螺纹插接在保护壳体上部的插接腔内,所述保护壳体的插接腔中部外侧开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保护壳体的下端和左右两侧均开有圆孔,所述圆孔均与保护壳体上部的插接腔相连通,所述圆孔内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压盖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拧块、过滤网、过滤棉层、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二限位环,所述螺纹压盖包括第二拧块、螺纹保护圈、储油腔、活塞板、挡环和出油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的右端设有第一拧块,所述第一拧块的左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网的右端中部,所述过滤网设有两个,所述过滤网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棉层,且右侧的过滤网的左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左端固定设有密封凸环,所述密封凸环插接在第二密封圈的右端密封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环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螺纹压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圆孔内,所述螺纹压盖的右端设有第二拧块,所述第二拧块固定连接在螺纹保护圈的右端,所述螺纹保护圈的内部上下侧开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内腔右侧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右端设有挡环,所述挡环的侧壁固定连接在储油腔侧壁上,所述储油腔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出油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设有三个,所述过滤装置分别插接在各个圆孔内。
优选的,所述活塞板和储油腔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pH计探头的保护装置,通过设有螺纹压盖的结构,能够保护圆孔侧壁上的螺纹不会被侵蚀,使得过滤装置在更换时更加的方便;通过设有过滤装置的结构,液体介质中的固体颗粒不会与玻璃电极接触,因而不会在pH计探头的下端面产生沉淀及结垢,影响pH计探头检测的数据;通过设有缓冲腔的结构,使得pH计探头在受到力的作用时,存在缓冲的力,避免了pH计探头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纹压盖和过滤装置剖视图。
图中:1 pH计探头、2保护壳体、3第一限位环、4缓冲腔、5缓冲弹簧、 6圆孔、7过滤装置、71第一拧块、72过滤网、73过滤棉层、74第一密封圈、 75第二密封圈、76第二限位环、8螺纹压盖、81第二拧块、82螺纹保护圈、 83储油腔、84活塞板、85挡环、86出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未经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6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