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可靠性树脂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8870.X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2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锐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壳体 卡块 高可靠性 防尘帽 树脂 凸起 本实用新型 第二壳体 光纤接口 限位槽 耦合器 圆孔 温度稳定性 耦合器主体 插入损耗 内部安装 固定块 前表面 上表面 位槽 下端 左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高可靠性树脂耦合器,包括防尘帽、第一壳体、卡块、凹槽和树脂耦合器主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左方设置有防尘帽,所述第一壳体的前表面开设有U形开口,且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下端都安装有凸起,且凸起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光纤接口,且光纤接口的左、右端都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壳体的凸起下方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下方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左端安装有第二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尘帽、第一壳体、限位槽、卡块、第二壳体、圆孔和凹槽,结果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高可靠性,解决了插入损耗、重复性和温度稳定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被动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可靠性树脂耦合器。
背景技术
在微波系统中,往往需将一路微波功率按比例分成几路,这就是功率分配问题。实现这一功能的元件称为功率分配元器件即耦合器,主要包括: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器以及各种微波分支器件。耦合器是从无线信号主干通道中提取出一小部分信号的射频器件,与功分器一样都属于功率分配器件,不同的是耦合器是不等功率的分配器件,生活中也常常用到树脂耦合器。
但是现有的技术还存在以下不足:
1、成本高,结构复杂,不易操作;
2、插入损耗高,重复性差,温度稳定性差,不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树脂耦合器,结果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高可靠性,解决了插入损耗、重复性和温度稳定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可靠性树脂耦合器,包括防尘帽、第一壳体、卡块、凹槽和树脂耦合器主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左方设置有防尘帽,所述第一壳体的前表面开设有U形开口,且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下端都安装有凸起,且凸起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光纤接口,且光纤接口的左、右端都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壳体的凸起下方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下方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左端安装有第二壳体,且树脂耦合器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在第二壳体的左方。
优选的,所述防尘帽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套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与第一壳体互相对称的凹槽,且第二壳体的凹槽安装有金属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限位槽通过凸起与第二壳体卡接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树脂耦合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尘帽、U形开口、第一壳体、限位槽、卡块、凸起、第二壳体、圆孔、固定块、光纤接口、凹槽和树脂耦合器主体,使用前,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防尘帽施加一个水平向外的作用力,使得防尘帽脱离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然后将第一壳体的限位槽与第二壳体的卡块进行卡接,已知树脂耦合器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使用时可通过凸起的圆孔固定树脂耦合器主体,避免了移动而导致光纤无法传递光信号,使用时将一根光纤的接头接入第一壳体内的光纤接口,其光纤接头的卡接块与第一壳体的U形开口进行卡接,其光纤接头卡入第一壳体内部的固定块,很好的连接光纤和树脂耦合器主体,相同的接法,将另一根光纤的接头接入第二壳体内的光纤接口,重复性好,插入损耗低,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可大量生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凹槽、金属片、树脂耦合器主体,树脂耦合器主体上的金属片设置凹槽上,能够有效抑制接地回路的噪声,消除的干扰,使信号现场与主控制端得到电气上完全隔离,避免了主控制系统受到意外损坏,温度稳定性好,树脂耦合器主体耐磨性好,有效避免损坏,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锐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荆门锐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88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