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用四氟化碳尾气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8332.0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5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郑玲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玲洁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7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台 四氟化碳 混合罐 尾气回收处理装置 储水箱 导气管 过滤水 进气管 螺栓安装 电动机 工业用 控制板 导管 本实用新型 顶部安装 嵌入安装 微波电浆 苯溶液 出气管 反应罐 加液管 吸收罐 止水阀 法兰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工业用四氟化碳尾气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储水箱、过滤水、导气管、第二进气管、混合罐、电动机、混合扇、第一导管、反应罐、第二导管、吸收罐、加液管、出气管、苯溶液、止水阀、第一安装台、控制板、微波电浆、第二安装台和第三安装台,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侧与储水箱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设有过滤水,所述过滤水的顶部安装有导气管,所述第一安装台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板,所述第一安装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混合罐,所述导气管的一侧通过法兰与混合罐连接,所述混合罐的底部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机,该尾气回收处理装置,具有促使四氟化碳反应和吸收四氟化碳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工业用四氟化碳尾气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四氟化碳分子式CF4,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四氟化碳只能微溶于水;对热非常稳定,化学性质比四氯化碳更不活泼。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四氟化碳是目前微电子工业中用量最大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其高纯四氟化碳高纯气配高纯氧气的混合体。但此外四氟化碳也是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它非常稳定,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大气层中,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温室气体。它在大气中的寿命约为50,000年,全球增温(全球暖化)系数是6,500(二氧化碳的系数是1),所以去除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四氟化碳气体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工业用四氟化碳尾气回收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工业用四氟化碳尾气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储水箱、过滤水、导气管、第二进气管、混合罐、电动机、混合扇、第一导管、反应罐、第二导管、吸收罐、加液管、出气管、苯溶液、止水阀、第一安装台、控制板、微波电浆、第二安装台和第三安装台,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侧与储水箱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设有过滤水,所述过滤水的顶部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板,所述第一安装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混合罐,所述导气管的一侧通过法兰与混合罐连接,所述混合罐的一侧通过法兰安装有第二进气管,所述混合罐的底部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混合扇,所述混合罐的顶部通过螺栓法兰安装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安装台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反应罐,所述第一导管的一侧与反应罐连接,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微波电浆,所述反应罐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安装台的一侧设有第三安装台,所述第三安装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吸收罐,所述第二导管的一侧通过法兰与吸收罐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内部安装有止水阀,所述吸收罐的内部设有苯溶液,所述吸收罐的顶部一侧通过法兰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吸收罐的顶部另一侧通过法兰安装有加液管,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电动机、止水阀和微波电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管与反应罐通过法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气管注入由氩气、空气、甲烷、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管与吸收罐通过法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工业用四氟化碳尾气回收处理装置,将含有四氟化碳的尾气通过第一进气管导入到储水箱中,便于过滤水对四氟化碳尾气中的气体进行吸收;过滤完的四氟化碳将通过导气管导入到混合罐中,再通过第二进气管注入由氩气、空气、甲烷、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操作控制板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将带动混合扇,便于使得四氟化碳和混合气体充分混合;充分混合后的气体通过第一导管导入反应罐到中,操作控制板启动微波电浆,便于四氟化碳与混合气体发生反应,产物有CO2、H2O、HF、NO2和未分解的四氟化碳尾,有利于避免四氟化碳对环境造成污染;最后,反应后的气体通过第二导管导入到苯溶液中,便于对未反应的四氟化碳进行完全吸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玲洁,未经郑玲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8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角切向乳化脱硫除尘装置
- 下一篇:脱硫废水零排放及烟气脱白联合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