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粪便取样器和粪便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2405.5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6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裕殷;夏广亮;高芸;廖洁莹;索荔;黄卫娟;潘伟;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知几未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取样头 退杆 粪便取样器 施力部 桶体 粪便采集 摩擦阻尼 开口端 本实用新型 采集装置 滑动配合 滑动设置 一端封闭 一端开口 封闭端 受力部 邻接 掉落 样本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粪便取样器和粪便采集装置,涉及技术领域。其中,粪便取样器,包括壳体、退杆和取样头,壳体的一端具有开口,退杆具有受力部和施力部,退杆的一部分滑动设置在壳体中,取样头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桶体,桶体的开口端与壳体的开口端朝向相同,桶体的封闭端与退杆的施力部邻接,取样头与壳体之间为具有第一摩擦阻尼的滑动配合,当受到施力部的作用力时取样头能够克服第一摩擦阻尼在壳体中运动。该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集装置样本易掉落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或分析材料用的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粪便取样器和具有该粪便取样器的粪便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内最庞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肠道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不仅能调节人体健康,更在膳食和宿主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肠道微生物以人体摄入的食物以及肠道分泌物为食,能够合成氨基酸、维生素、短链脂肪酸等物质,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并促进宿主健康。随着第二代测序等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逐步加深,发现了肠道微生物与大量的疾病的关系,逐渐认清了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性肠炎等的作用关系,为诸多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的新的途径与方法。
粪便常规检查是临床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粪便采集是进行肠道微生物菌群研究的第一步。可靠、简单、安全地进行粪便的采集是粪便采集的基本要求。
目前市场上的大便采集器,都是以纸质或塑料的粪便采集袋进行样本的收集,使用采样勺或者棉签进行取样,放入到含有保存液的保存管中保存,因此会存在以下问题:
1、采样袋或采样器没有有效的固定方法,在坐便器上容易滑落、倾斜、损坏导致样本采集失败。
2、使用采样勺、棉签采样时,采集过程复杂且困难,采样量不能有效控制监控。并且容易因触碰、震动导致样本脱落,容易造成感官障碍。
3、采样结束后,采样器材不方便进行处理,容易产生泄露或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粪便取样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集装置样本易掉落的技术问题。
粪便取样器,包括壳体、退杆和取样头,壳体的一端具有开口,退杆具有受力部和施力部,退杆的一部分滑动设置在壳体中,取样头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桶体,桶体的开口端与壳体的开口端朝向相同,桶体的封闭端与退杆的施力部邻接,取样头与壳体之间为具有第一摩擦阻尼的滑动配合,当受到施力部的作用力时取样头能够克服第一摩擦阻尼在壳体中运动。
本实用新型粪便取样器的有益效果为:
该粪便取样器,通过滑动设置在壳体中的退杆,可以实现将外部的动力转化为取样头的动力,并且利用取样头与壳体之间的具有第一摩擦阻尼的滑动配合,使得取样头可以在不受到退杆的施力部的作用力时,能够保持一定的位置,即使出现正常的移动或轻微的晃动,取样头也不会从壳体中掉落。在受到退杆的施力部的作用力时,可以被退杆从壳体中推出。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取样头为透明材质。
由于将取样头设置为透明材质,可以在利用取样器取样时,从外部能够观察到取样头内部的粪便的填充情况,从而便于较为准确的控制单次采样时通过取样头所获得的样本的体积。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取样头的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通过在取样头的侧壁上设置刻度线,可以在取样头插入粪便过程中,通过观察刻度线与粪便表面的相对位置,控制取样头插入粪便的深度,以将取样头获取的粪便的体积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壳体的内壁设有阻挡部,阻挡部的朝向壳体的开口一侧的表面能够与桶体的封闭端邻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知几未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知几未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2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固体样品采集与观察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取土的高效型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