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井溜灰管的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8600.0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9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宽宝;张新安;李久源;张向伟;温永亮;何刚;方越;魏志荣;黄胜;赵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5/12 | 分类号: | E21D5/12;E21D5/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罗继元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进料管 灰管 竖井 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层 壳体边缘 上端 出料管 缓冲器 隔板 吊钩 对称设置 方向延伸 检修人孔 壳体侧壁 竖直设置 圆柱状 盖板 背管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竖井溜灰管的缓冲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耐用的竖井溜灰管的缓冲装置。它包括圆柱状的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端、且接近壳体边缘处的进料管,设置于壳体上端、具有盖板的检修人孔,设置于壳体下端、位于进料管相对侧的出料管,设置于壳体底部、位于进料管下方、且具有坡面的混凝土层,竖直设置于进料管内的隔板,以及两对称设置于壳体侧壁上部的吊钩;所述混凝土层较高的一侧位于壳体边缘,较低一侧向出料管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克服传统背管式缓冲器的众多不足之处,有效满足溜灰管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等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竖井溜灰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竖井溜灰管的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公路、铁路、市政等工程建设中,为确保施工安全,在地质条件复杂的超深竖井开挖支护施工时,均会在竖井内同步进行二次支护,即混凝土衬砌。在以往超深竖井开挖支护与混凝土衬砌循环施工的类似工程中,衬砌混凝土大多采用吊罐或溜灰管运输。以往工程经验,采用底卸式吊罐运料不能满足施工的浇筑强度,而且占用了提升系统,致使结构钢筋、施工材料、人员、设备等无法运输;采用传统溜灰管背管式缓冲器,安装间距小,需要安装的数量较多,且过程中缓冲器磨损快、固定在竖井或斜井井壁上更换难度大且危险系数高、而且占用井筒空间、施工效率低,不利于目前水利水电、公路、铁路等竖井工程建设施工对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耐用且经济性好的竖井溜灰管的缓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竖井溜灰管的缓冲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端、且接近壳体边缘处的进料管,设置于壳体上端、具有盖板的检修人孔,设置于壳体下端、位于进料管相对侧的出料管,设置于壳体底部、位于进料管下方、且具有坡面的混凝土层,竖直设置于进料管内的隔板,以及两对称设置于壳体侧壁上部的吊钩;所述混凝土层较高的一侧位于壳体边缘,较低一侧向出料管方向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进料管采用壁厚为8mm的Φ220无缝钢管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隔板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出料管采用壁厚为8mm的Φ220无缝钢管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吊钩通过螺栓与壳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制作方便、工艺简单、安装间距大、便于安装、检修方便、节约时间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具有抗混凝土冲击能力强、耐磨损、缓冲性能较好、可重复利用的特点,经济实用,尤其适合深竖井正井法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8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工作面智能化采矿设备
- 下一篇:组合可拆卸盲套筒的泥水平衡顶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