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复合结构平板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8418.5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3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陶素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F28F13/12;F28F13/00;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地址: | 5109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热管 固定基板 壳体 复合结构 导热 本实用新型 复合纤维 吸液芯 内壁 固定焊接 两端管口 毛细结构 散热能力 散热设备 上下两侧 吸液结构 吸液装置 液体流速 蒸汽流通 毛细力 烧结式 毛细 外壁 轴向 密封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复合结构平板热管,包括平板热管壳体,所述的平板热管壳体的两端管口分别固定焊接有第一固定基板和第二固定基板,且所述的平板热管壳体与第一固定基板及第二固定基板密封形成蒸汽流通腔,所述的平板热管壳体靠近第二固定基板一端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合纤维吸液芯,且所述的平板热管壳体的内壁与复合纤维吸液芯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复合毛细吸液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散热设备技术领域。该高性能复合结构平板热管,将沟槽吸液结构与烧结式毛细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加强了本平板热管装置的毛细力和轴向液体流速,从而达到提高平板热管的导热散热能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复合结构平板热管。
背景技术
平板热管是指一种平板形状的热管,属于热管的一种类型,并且平板热管比一般热管具有更加突出的优点,其形状非常有利于对集中热源进行热扩散。平板热管由于质量轻、良好的启动性和均温性的优势,而成为目前电子元件散热方面的热点研究,在国外已经得到应用。
目前市面上的平板热管大多采用独立沟槽吸液结构或独立烧结式毛细结构作为主要毛细吸液结构,其中烧结式毛细结构能提供大的毛细力,但在液体流道会出现大的压降,其渗透率较差,其轴向的传热能力仍较轴向槽道管芯及干道式管芯的传热能力小;而沟槽吸液结构沿芯体的热阻低,但是毛细力大多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复合结构平板热管,将沟槽吸液结构与烧结式毛细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加强了平板热管的毛细力和轴向液体流速,从而加快了冷凝端吸液及导液速度,从而达到提高平板热管的导热散热能力的目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性能复合结构平板热管,包括平板热管壳体,所述的平板热管壳体的两端管口分别固定焊接有第一固定基板和第二固定基板,且所述的平板热管壳体与第一固定基板及第二固定基板密封形成蒸汽流通腔,所述的平板热管壳体靠近第二固定基板一端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合纤维吸液芯,且所述的平板热管壳体的内壁与复合纤维吸液芯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复合毛细吸液装置,所述的复合纤维吸液芯内部的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储液充液管,所述的储液充液管远离复合纤维吸液芯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基板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二固定基板的内部连通有充液管,所述的充液管贯穿第二固定基板的内壁并延伸至平板热管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的复合毛细吸液装置包括倾斜隔离支撑板,所述的倾斜隔离支撑板的远离平板热管壳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烧结毛细吸液芯,所述的倾斜隔离支撑板靠近平板热管壳体的一侧外壁与平板热管壳体形成三角吸液沟槽。
优选的,所述的平板热管壳体内部的复合纤维吸液芯采用上二下三相互均匀穿插分布的排列方式。
优选的,所述的复合纤维吸液芯与烧结毛细吸液芯的内部均定量吸收有液体介质。
优选的,所述的烧结毛细吸液芯采用单体粒径在~微米之间的、.%纯度的铜粉烧结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储液充液管位于复合纤维吸液芯内部的部分外壁均匀开设有连通口,且所述的储液充液管通过连通口与复合纤维吸液芯相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性能复合结构平板热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未经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8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