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机防噪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6964.5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8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袁威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杆 电动助力转向 本实用新型 弹簧腔体 环形倒角 双齿轮 外壳体 噪音 体内 位置设置环形 便于安装 顶部设置 环形凹槽 弹簧腔 上腔体 下腔体 沉孔 弹簧 下腔 紧凑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机防噪音机构,外壳体的上方设置上腔体,下方设置下腔体,下腔体内放置顶杆,顶杆的上部设置弹簧腔体,弹簧腔体内放置调节弹簧,弹簧腔体的下方设置沉孔;顶杆上部分径向中部设置环形凹槽,顶部设置环形倒角,外壳体与环形倒角的对应位置设置环形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便于安装调节、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便于安装调节、节约成本的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机防噪音机构。
背景技术
转向器的作用是把来自转向盘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进行适当的变换(主要是减速增矩),再输出给转向拉杆机构,从而使汽车转向,所以转向器本质上就是减速传动装置。转向器有多种类型,如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动力转向器等。
动力式转向器其实就是机械式转向器与转向加力装置组合到一起形成的。按传能介质的不同,动力转向器有气压式和液压式两种。其中的液压式动力转向器根据机械式转向器、转向动力缸和转向控制阀三者在转向装置中的布置和联接关系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整体式(机械式转向器、转向动力缸和转向控制阀三者设计为一体)、半整体式(把机械式转向器和转向控制阀设计在一起,转向动力缸独立)和分离式(机械式转向器独立,把转向控制阀和转向动力缸设计为一体)三种结构型式。
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机是当前市面上电子助力转向机中重要的一种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且体积小、重量轻、低耗能,在汽车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用于助力的涡轮蜗杆机构的应用使其一直深受换向时的噪音问题困扰,该发明应用一种简单便捷的防噪音结构来代替之前的较为复杂且难以装配及调试的机构来达到防止转向机换向时产生噪音的目的。
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便于安装调节、节约成本的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机防噪音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便于安装调节、节约成本的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机防噪音机构。
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机防噪音机构,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方设置上腔体,下方设置下腔体,所述下腔体内放置顶杆,所述顶杆的上部设置弹簧腔体,所述弹簧腔体内放置调节弹簧,所述弹簧腔体的下方设置沉孔;
所述顶杆上部分径向中部设置环形凹槽,顶部设置环形倒角,所述外壳体与环形倒角的对应位置设置环形槽。
所述外壳体为柱状,外侧设置台阶。
所述外壳体外侧上部依次为两级升台阶,外侧下部依次为三级降台阶。
所述顶杆为柱状,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
所述调节弹簧的直径小于弹簧腔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外壳体的上方设置上腔体,下方设置下腔体,下腔体内放置顶杆,顶杆的上部设置弹簧腔体,弹簧腔体内放置调节弹簧,弹簧腔体的下方设置沉孔;顶杆上部分径向中部设置环形凹槽,顶部设置环形倒角,外壳体与环形倒角的对应位置设置环形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便于安装调节、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剖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主视图;
图中:1、外壳体,2、顶杆,3、调节弹簧,4、上腔体,5、下腔体,6、弹簧腔体,7、环形凹槽,8、环形倒角,9、沉孔,10、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天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6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