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箔式低压线圈引线铜排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1157.4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7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周强;范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变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0 | 分类号: | H01F27/00;H01F27/29;H01B17/38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44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排 低压线圈引线 本实用新型 固定结构 夹持机构 变压器技术领域 尺寸偏差 低压线圈 夹紧固定 夹持 偏位 绕制 紧凑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箔式低压线圈引线铜排固定结构,包括两个铜排,所述两个铜排的上方与下方的出头部之间均设有用于夹持两个铜排的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无需新增特殊设备;通过铜排上、下方的出头部通过夹持机构同时夹紧固定,使低压线圈绕制更紧凑,铜排尺寸偏差小不偏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箔式低压线圈引线铜排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干式变压器低压箔式线圈绕制的过程中,低压线圈引线首、末出头铜排只在上方夹持固定,但往往忽略了铜排下部机械强度,使得线圈下部分引线铜排机械性能不强,线圈绕制不够紧凑,引线铜排容易偏位。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箔式低压线圈引线铜排固定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箔式低压线圈引线铜排固定结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箔式低压线圈引线铜排固定结构,包括两个铜排,所述两个铜排的上方与下方的出头部之间均设有用于夹持两个铜排的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铜排上、下方出头部上的通孔、扎带,所述扎带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铜排出头部的通孔后首尾端相连固定。
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0mm。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铜排上、下方出头部上的螺栓孔、出头部之间的垫块以及固定螺栓,所述垫块上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螺栓孔同轴;所述第二通孔与螺栓孔的孔径与所述固定螺栓的外径相等。
所述固定螺栓为胶木螺栓。
所述垫块为瓷绝缘子。
所述瓷绝缘子包括两个铜嵌件、瓷元件,所述瓷元件为实心瓷体,所述瓷元件外部设有伞裙;所述瓷元件两端设有凹槽,所述两个铜嵌件固定于所述凹槽上。
所述瓷元件表面设有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无需新增特殊设备;
2.本实用新型通过铜排上、下方的出头部通过夹持机构同时夹紧固定,使低压线圈绕制更紧凑,铜排尺寸偏差小不偏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三中瓷绝缘子的分解图。
图中,1铜排,2出头部,31通孔,32扎带,41螺栓孔,42垫块,43固定螺栓,44第二通孔,51铜嵌件,52瓷元件,53伞裙,5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箔式低压线圈引线铜排固定结构,包括两个铜排1,所述两个铜排1的上方与下方的出头部2之间均设有用于夹持两个铜排1的夹持机构,铜排1上、下方的出头部2通过夹持机构同时夹紧固定,使低压线圈绕制更紧凑,铜排尺寸偏差小不偏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变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变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1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内置部件
- 下一篇:一种移动轮可拆卸的干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