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杆挤出机机头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8045.3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0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邬慧荣;王金华;文喜旺;贾付华;胡朔;浦汉民;张春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顶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8 | 分类号: | B29C47/08;B29C47/86;B08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外壳 电动缸 升降杆 连接杆 制冷器 下端 双螺杆挤出机 保护装置 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 电源 控制装置 上端固定 盖壳 机头 透明观察窗 穿过装置 电性连接 防尘防水 开关电性 手柄 万向轮 散热 上端 底端 右壁 左壁 左端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螺杆挤出机机头保护装置,包括连接杆、升降杆、手柄、透明观察窗、装置外壳、鼓风机、制冷器、电源、电动缸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底端固定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上端固定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端穿过装置外壳,并延伸至装置外壳上方,所述升降杆上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下端固定有盖壳,所述盖壳左端固定有鼓风机,所述装置外壳右端固定有开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左壁固定有电源,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右壁固定有电动缸,所述装置外壳下端固定有万向轮,所述电源与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开关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散热,能够防尘防水,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机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螺杆挤出机机头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挤出机也属于塑料机械的种类之一。挤出机依据机头料流方向以及螺杆中心线的夹角,可以将机头分成直角机头和斜角机头等。螺杆挤出机是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口模成型。机头的外壳一般是用螺栓使其固定于机身之上,机头里面的模含有模芯座,然后用螺帽将其固定于机头的进线端口,模芯座的内部也装有模芯,而且模芯和模芯座的中心都有孔,其作用用于通过芯线。依据加压方式种类的不同,使得挤出工艺可以分成连续挤出和间歇挤出两种。前者所用的设备为螺杆式挤出机,后者的设备为柱塞式挤出机。在此螺杆式挤出机又可以凭借螺杆个数大致分类为单螺杆挤出机以及多螺杆挤出机。在排气式双螺杆挤出机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排气口或螺杆的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在机筒内熔融的料从排气口溢出,形成冒料,从而导致生产的制品有缺陷或真空系统不能正常运作。塑料挤出机也属于塑料机械的种类之一。挤出机依据机头料流方向以及螺杆中心线的夹角,可以将机头分成直角机头和斜角机头等,螺杆挤出机是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口模成型。挤出机主要用于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改性,通过将聚合物熔融、混炼、挤出,在这个过程中,机头属于辅机,在整个料粒成型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现推出一种双螺杆挤出机机头保护装置,既可以防止触电,能够防尘,也能够对机头进行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螺杆挤出机机头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挤出机散热效果差以及防尘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散热,能够防尘防水,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螺杆挤出机机头保护装置,包括连接杆、升降杆、装置外壳、万向轮、开关、鼓风机、盖壳、制冷器、电源、电动缸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底端固定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上端固定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端穿过装置外壳,并延伸至装置外壳上方,所述升降杆上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下端固定有盖壳,所述盖壳左端固定有鼓风机,所述装置外壳右端固定有开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左壁固定有电源,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右壁固定有电动缸,所述装置外壳下端固定有万向轮,所述电源与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开关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缸通过升降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外壳左端固定有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外壳前端固定有透明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设有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对称固定在装置外壳下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与电动缸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顶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顶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8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