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换开关电器的布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0080.0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2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孔军;匡灵文;张银春;庄丽;郭健;马云龙;黎胜华;马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行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H01H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线端子 触头装置 侧盖 转换开关电器 布线装置 电源检测 支架结构 转换开关 备用端 触头 本实用新型 侧边连接 引线结构 美观性 线槽 | ||
一种转换开关电器的布线装置包括:支架结构、开关侧盖、进线端子触头装置和转换开关,开关侧盖与支架结构侧边连接,进线端子触头装置与开关侧盖连接,转换开关与进线端子触头装置连接。其中,进线端子触头装置包括:常用端进线端子触头、备用端进线端子触头、常用端电源检测线、备用端电源检测线和线槽。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改善了引线结构,提升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大大的提高了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换开关电器的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双电源输入端信号大多是外部引线,美观度差,还需要特殊的外接端子,在产品安装时也容易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换开关电器的布线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转换开关电器的布线装置包括:支架结构、开关侧盖、进线端子触头装置和转换开关,所述开关侧盖与支架结构侧边连接,所述进线端子触头装置与开关侧盖连接,所述转换开关与进线端子触头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进线端子触头装置包括:常用端进线端子触头、备用端进线端子触头、常用端电源检测线、备用端电源检测线和线槽,所述常用端进线端子触头与开关侧盖上端连接,所述常用端电源检测线一端通过线槽与常用端进线端子触头铆接连接,所述常用端电源检测线另一端与转换开关连接,所述备用端进线端子触头与开关侧盖下端连接,所述备用端电源检测线一端通过线槽与备用端进线端子触头铆接连接,所述备用端电源检测线另一端与转换开关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前支架框、后支架框、前安装面和后安装面,所述前支架框与后支架框连接,所述前安装面与前支架框连接,所述后安装面与后支架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改善了引线结构,提升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大大的提高了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
支架结构100、前支架框110、后支架框120、前安装面130和后安装面140。
开关侧盖200、进线端子触头装置300、常用端进线端子触头310、备用端进线端子触头320、常用端电源检测线330、备用端电源检测线340、线槽350和转换开关4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一种转换开关电器的布线装置包括:支架结构100、开关侧盖200、进线端子触头装置300和转换开关400,开关侧盖200与支架结构100侧边连接,进线端子触头装置300与开关侧盖200连接,转换开关400与进线端子触头装置30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行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行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0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